孔元,字彦亨,是真定人,又勇猛又聪明。丁酉年,他放弃了家业去参军,跟着丞相史天泽。
戊戌年,他跟着打焦湖,围攻寿春,第一个冲上去,攻下了寿春的西堡。己亥年,他又跟着去征讨安丰,奋勇作战,打退了敌人。己酉年,跟着围攻泗州,攻下泗州。辛亥年,跟着攻打五堂山寨,俘虏了山寨里的人回来。戊午年,跟着攻打樊城,亲王塔察儿命令攻打樊城的西堡,孔元带着敢死队,拿着长枪喊着冲上去,杀了几百人,砍了十九个敌人的脑袋献上去。
中统元年,他跟着皇帝北征。两年后,被授予管军总把的职位。至元十一年,他跟着出兵攻打宋朝,做先锋,战无不胜。十四年,升为武略将军、管军千户。第二年,又回军北征,升为武义将军、侍卫亲军千户,还被赏赐了金符。又一年,朝廷军队讨伐叛王失里木等人,他跟着院别乞里迷失追击叛军,一直追到兀速洋才回来。他带兵一半,扼守住重要的地段,剩下的叛军就溃败了,还缴获了很多辎重、牛马。皇帝非常高兴,赏赐了很多东西,又把他升为宣武将军、右卫亲军总管。十九年,孔元因为生病去世了。
他的儿子鹰扬继承了他的职位,被授予昭信校尉、右卫亲军弩军千户的职位,还佩带着金符。至大元年,鹰扬也因为生病去世了。他的儿子成祖继承了职位,延祐二年去世。他的儿子那海继承了他的职位。
朱国宝,祖籍徐州,后来搬到宝坻。他爹朱存器,官做到修内司使。有一次晚上走卢沟桥,捡到一袋金子,就坐在那儿等失主来认领。后来失主找到了,想和朱存器平分,朱存器笑着拒绝了。
后来,元宪宗要攻打南宋,招募士兵练习水战,朱国宝因为父亲是官员的关系,也去参军了,跟着水军万户解诚。至元己未年,元世祖带兵攻打鄂州,朱国宝担任千户,率领精锐部队在江中和宋军激战,前后打了十七场仗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中统二年,朱国宝被授予千户,佩带银符;三年,参与围攻济南的李璮,佩带金符,之后镇守东海。后来又参加了襄阳之战,担任四翼镇抚,负责督造战船,修建万山堡。至元十一年,攻克沙洋,攻破新城,都出力不少。当时军队驻扎在江边,朱国宝向丞相伯颜请求担任先锋,并且主动献上二十艘战船,伯颜很欣赏他。
宋军占据上游,有几百艘船连成一片,筑成堡垒。伯颜指着那些船问:“你能夺取那些船吗?”朱国宝立刻带兵冲过去,攻破了宋军的堡垒。渡过长江后,攻下了鄂州和汉阳。至元十二年,军队进兵到达岳州,在岳州的桃花滩与宋军作战,活捉了宋将高世杰,朱国宝因此被升为昭信校尉、管军总管。
之后,朱国宝平定了湖南地区,被加封为宣武将军,统领蒙古军队,镇守常德府,兼任安抚司事。当时宋朝很多州县都坚守不出,朱国宝下令招降,一个月后大部分都投降了,只有辰州、沅州、靖州、镇远府还没投降。宋将李信、李发联合武冈的洞蛮,占据险要地势抵抗,朱国宝击败了他们,他们退守飞山、新城。
思州、播州的蛮族前来支援,朱国宝再次与他们作战,大获全胜,俘虏了张星、沈举等三百多人。攻克新城后,活捉了李信、李发,并将俘虏献给江陵的行省。行省上奏朝廷,论功行赏,赐予朱国宝金虎符。至元十四年,朱国宝参加了各路军队攻打广西静江的战役,攻克静江后,被提升为管军万户,镇守梧州,兼任安抚司事。
十五年的时候,他被加封为怀远大将军。一开始,宋朝临安城破了,张世杰带着宋端宗和益王从福建逃到海上,他们的势力又开始发展壮大。那时候,南恩、新州的何华和张翼举兵想要恢复宋朝,军队声势浩大。国宝挑选精锐部队,大败何华、张翼,抓住了他们的同伙两个人,斩首一万多人,俘虏了五百多人,缴获了七百多艘船,夺取了无数兵器,还有十多个将领、两百多个士兵和三万多户人家投降。
十六年,他升迁为定远大将军、海北海南道宣慰使。那些蜑贼(一种沿海地区少数民族)联合郁林、廉州等地的山寨,到处烧杀抢掠,国宝把他们全部平定,把他们的尸体高高悬挂起来示众,以此来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人。任龙光等人率领五千户人家投降。他调任琼州,制定官吏的规章制度,改革积弊,训练军队,安抚百姓,一切都井井有条。南宁的谢有奎顽固抵抗不肯投降,国宝向他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谢有奎被感动了,带着他的部下投降。于是,投降的黎民百姓有三万户,投降的山寨有三十个。
十八年,他打败了临高的蛮寇五百人,招降了居亥、番亳、铜鼓、博吐、桐油等十九个山寨,派部将韩旺率领军队攻打大黎、密塘、横山,诛杀了首恶李实,烧毁了他的巢穴,活捉了大钟、小钟等十八个山寨首领。他又被加封为镇国上将军、海北海南道宣慰使都元帅。他负责供应占城军队的军饷,事情办得妥妥当当,老百姓也没受什么苦。二十三年,他升迁为广南西道宣慰使。二十四年,他入朝觐见皇帝,皇帝还慰劳了他。二十五年,他被晋升为辅国上将军、都元帅、参知政事,并代理尚书省的事务。后来因为军事行动到了赣州,染病去世,享年五十九岁。
他的儿子张斌继承了他的职位,官职也越来越高,还被加赐了金虎符,担任海北海南宣慰使都元帅。他的另一个儿子张赟,官至上副万户,佩带金虎符,镇守福州。此外还有两个儿子,一个叫张鼎,一个叫张铉。
张立,老家是泰安长清的。一开始跟着严实将军打仗,在江淮地区立了功,被任命为百户。戊午年,宪宗皇帝征讨蜀地,从各地征调军队,张立也跟着去了。到了大获山,宋军依山傍水修建了城池,凭借险要的地形固守。张立率领精锐部队,攻破了外围的堡垒,缴获了百余艘战船。后来又参加了钓鱼山的战斗,再次立功,得到了皇帝赏赐的金帛。元世祖中统年间,张立跟随皇帝北征,回来后被任命为管军总把,赏赐了银质指挥符,后来又升任侍卫军镇抚,换成了金质指挥符,之后又升任侍卫军千户。没多久,他又升任左卫亲军副都指挥使,皇帝赐给他金质虎符。十四年春天,他率领一千步兵运送粮食到和林,路过应昌。这时,当地酋长叛乱,想夺取他们的粮草,派了三千弓箭手尾随其后。张立察觉到了异常,赶紧命令把车辆围成栅栏防御。叛军已经合围,箭如雨下。张立当初从上都出发时,每辆车上都备了两块木板以防万一。这时,他们把木板立在车上,箭矢射不进来,骑兵稍稍上前,就用戈矛攻击叛军,强弩接连发射,叛军无法靠近。双方僵持了好几天,叛军才撤走。这一年,朝廷增加了前后卫的兵力,张立被提升为明威将军、后卫亲军都指挥使,赐予双珠虎符,又加封昭勇大将军,后来因为年老请求退休了。
他的儿子张圭继承了他的职位,张圭去世后,他的儿子张伯潜又继承了父亲的职位。
齐秉节,字子度,是滨州蒲台人。他父亲齐珪,曾经跟随严实将军攻打归德、庐州,立下战功,被任命为无棣县尹,兼任征行千户,后来又兼任总管,镇守枣阳。中统三年,李璮在益都叛乱,朝廷征调各地的军队前去讨伐,枣阳的精锐部队全部出征,只留下了一千多老弱士兵。齐珪当时代理万户府的事务,与宋军、郢军对峙。敌人来侦察虚实,齐珪的城防非常严密,但他发现东门外壕沟狭窄,容易被越过,就下令加深加宽壕沟作为防御。宋军的聂都统、陈总管果然率领一万多士兵来到城东门,想用木板渡过壕沟,但壕沟太宽,木板够不着,齐珪率领士兵奋力抵抗,敌人退走了,城池因此保住了。这件事上报朝廷后,齐珪被赏赐了金质指挥符,正式被任命为千户。到了至元三年,齐珪告老还乡,举荐齐秉节接替了他的职位。
话说这位秉节,人长得高大威猛,性格沉稳果敢,还读了不少书,略懂点兵法。他继承了他爹的爵位,继续镇守枣阳。过了五年,他跟着大军去打宋朝,参与修建了白河口堡和鹿门山的新城,还攻下了郢州大洪山黄仙洞,立了不少战功。又过了两年,他升了官,当上了上千户,还掌管着万户的权力。
十一年后,他跟着丞相伯颜去郢州,他们乘船从陆路进入长江,攻下了武矶堡,还活捉了宋朝的将领阎都统。第二年,蒙古大军在丁家洲打败了宋朝的贾似道和孙虎臣的水军,皇上就派秉节去镇守建康,他和宋将赵淮在西离山打了一仗,一直追到溧阳,从早上辰时打到中午午时,宋军才败退。八月,他被升为武义将军。十二月,他又跟着大军平定了太平、安庆等地,在昆山和宋将张咨议交战,结果把张咨议给杀了。
十四年,他被授予宣武将军、管军总管的职务。那时黄州又造反了,皇上就派秉节去平叛,他在战场上斩杀了叛军首领余总辖。十七年,他升为明威将军。二十三年,他调任饶州镇守。安仁地区有个大贼蔡福一造反,秉节和当地官员一起带兵去讨伐,结果抓住了蔡福一,其他的叛匪也都平定了。二十五年,他又升为广威将军,还当上了枣阳万户府的副万户。到了二十八年,他去世了,享年六十二岁。他的儿子英继承了他的爵位。
张万家奴,他爹是札古带,以前在睿宗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跟着他办事了。后来跟着打仗,立了功,皇上赏了他虎符,还让他当了河东南北路船桥随路兵马都总管万户,官儿不小呢!后来又参加西征,攻打兴元,围困嘉定,最后战死沙场。
张万家奴跟着元帅答火鲁打过好几次仗,每次都有功劳。中统二年,他跟着元帅纽璘进京,皇上给了他他爹以前当过的官职。成都城被宋军攻陷的时候,他跟着行院阿脱一起把宋军打败了。至元四年,他带兵攻下了眉州和简州。他还跟着也速答儿攻打泸州,大胜宋军,杀伤了宋军一半以上的人,还俘虏了四十多个宋军士兵。七年的时候,他率领军队攻打张广平,和宋军作战,斩首三百多级,还抓到了一个宋军的都统。他还参加了攻打重庆的战役,攻破了朝阳寨,围困了嘉定,还控制了平康、太和、怀远等几个寨子,还分兵驻守,每天都出兵作战,水陆两路一起进攻,战功赫赫。
可是其他将领攻打泸州总是打败仗,张万家奴就进京请求自己去攻打泸州,皇上答应了。于是他就带了一百五十艘船,从桃竹滩到折鱼滩,控制了江面,严格遵守军纪,约定好进攻的时间。他首先占领了神臂门,架梯子攻上城墙,杀了二百多人,然后攻破城门,攻下了泸州,皇上封他为昭勇大将军。后来又参加了围困重庆的战役,他率领军队控制了马湖江,还分兵水陆两路巡逻,皇上又封他为昭毅大将军。他还负责把军队需要的粮草运送到成都和其他地方的军营,后来升迁为招讨使。
他还和元帅药剌海一起讨伐亦奚不薛蛮,平定了叛乱,升任副都元帅。皇上还封他的儿子孝忠为船桥万户。后来皇上派他带着四川、湖南的军队去征讨哈剌章。那时候云南的恶昌、多兴、罗罗等部落都叛乱了,他们杀害使者,抢劫百姓,地方官吏都拿他们没办法,于是皇上就派张万家奴去讨伐他们,张万家奴消灭了叛军,百姓们为了感谢他,还给他立了祠堂。
至元二十年,他参加了征讨缅甸的战争,战死了。云南王让他的儿子保童率领他的军队继续征战,攻下了太公城,立下了战功,继承了他父亲的副都元帅的职位。后来保童又参加了征讨甘州山丹的战争,也战死了。
孝忠从小就跟着他爹在部队里,可喜欢打仗了。元朝十九年,他跟着大元帅也速答儿去打亦奚不薛蛮子,在会灵关碰上了他们,一路追到沙溪,把他们打败了。接着又攻下了龙家寨和阿那关,然后直接冲进亦奚不薛蛮子的老巢,把他们彻底打垮了。更厉害的是,他还只带了八百人,就在鹿札河把阿永蛮给打败了,接着乘胜追击,一口气攻下了打鼓寨。那些蛮子都被平定了,因为立了大功,他得到了赏赐,金银财宝、弓箭、马鞍马具,应有尽有,然后才回成都。
元朝二十二年,他又跟着去打乌蒙蛮。他又打败了大坝都掌和蚁子这些蛮子,还升官了,成了明威将军。到了元朝二十七年,朝廷下令让他西征,一直打到了沙州、瓜州那些地方,回来后,皇上还赏了他虎符,让他当四川等地的行枢密院事。枢密院撤销后,他就以万户的军职镇守成都,最后死在那里了。
郭昂,字彦高,是河南林州人。他从小练武,擅长使刀和长枪,力气很大,还略懂一些经史子集,尤其擅长写诗。元世祖至元二年,他上书给皇帝,提出了自己的意见。当时宰相廉希宪很欣赏他,就把他安排到山东统军司当知事,后来又调到襄阳总军司当经历,之后升迁到沅州安抚司当同知,还被赐予金符,负责招降当地的土著部落。他成功招降了八十多个山寨。
播州有个叫张华的家伙,聚集了一帮人占据了容山,郭昂带兵把他们全剿灭了,容山附近的其他土著部落也都投降了。至元十六年,郭昂带着这些土著首领进京朝见皇帝,皇帝赏赐了他金银丝绸、马鞍和马具,还把他提升为安远大将军。后来,他又在沅州西南边境作战,收复了新化和安仁两县,还抓住了强盗张虎。他没杀张虎,而是对他说:“你不是我的对手,想投降就来,不然我随时都能再抓到你!”第二天,张虎果然投降了,带着三千多人一起归顺了朝廷,都被编入了户籍。
军队凯旋,将士们都拿出很多金银来感谢郭昂,但他一样都没收。到了江陵,将士们又送来金银,郭昂把这些金银都送到了行省,宰相下令把这些金银存入国库,以此来教育其他将领。至元二十六年,江西发生了盗匪起义,郭昂去平叛,一路追击到南安的明扬、上龙、岩湖、绿村、石门、雁湖、赤水、黑风峒这些蛮族聚集地,在那里建立了太平寨才返回。那年闹饥荒,郭昂就用那些盗匪首领的家产来救济灾民。后来,他被授予万户的官职,还被赐予金虎符,镇守抚州。
没过多久,朝廷又命令郭昂去广东监督建造战船。他走到广东边境时,遇到了盗匪,就写信告诉他们投降的好处和不投降的坏处。广东的盗匪一向很敬畏郭昂的威名,看到他的信后,都乖乖地投降了。后来,郭昂被任命为广东宣慰使,六十一岁时去世。他的儿子郭震,是杭州路镇守万户;郭惠,是江西廉访司佥事;郭豫,是宁都州知州。
綦公直,益都乐安人,祖祖辈辈都是农民。元世祖至元五年,他当上了益都的劝农官,负责推广农业生产技术。九年后,他又升任沂州、莒州、胶州、密州、宁海州五个州的城池管理千户,负责城防事务。十年的时候,皇帝赏赐给他金符,让他去高丽订造攻打日本的战船。当时南宋还没灭亡,元世祖知道綦公直很勇敢,就派使者召见了他,让他和不烈拔都等人一起带兵,去荆南等地参与军事行动。
到了峡州青草滩,碰上连日大雨,部队无法前进,就驻扎在玉泉山。他率领三千士兵攻打安进的下寨,打赢了,杀了一百多宋军,缴获了七百头牛马。回到襄阳后,枢密院命令他督造战舰和运输船只。襄阳城攻破后,他奉命统领郑州、光化、唐州的汉军,以及郢州、复州的熟军,共九千二百人,参与南方的军事行动。
至元十二年冬天,他们到了隆兴府(今江西南昌)。宋军出城迎战,綦公直打败了他们,一直追到城下,然后越过护城河,拆掉城门上的木栅栏,烧毁敌军的楼橹,斩杀了一万多敌人,活捉了七百人,隆兴府最终投降。因为这场大胜,南安、吉州、赣州等地都纷纷投降,六百多座堡垒也都被攻破了。綦公直又命令他的第三个儿子忙古台攻打梅关,攻破了淮德山寨,进入广东,一直打到南海,沿途的城池都相继被攻克。
皇上于是任命綦公直为武毅将军,管辖一千士兵。后来他又被召回朝廷,升任昭勇大将军,管辖一万士兵,佩带金虎符,担任侍卫亲军指挥官。当时,伯延伯答罕和秃忽鲁在西夏叛乱,皇上命令綦公直率军平叛。至元十八年五月,綦公直又被提升为辅国上将军、都元帅、宣慰使,镇守别十八里(地名)。
一开始,皇帝下旨让他的儿子泰继承万户的职位。 他老爸(公直)直接就说了,我爸年纪大了,请求让泰去乐安县当县令,好方便照顾我爸。皇帝同意了,还特意嘱咐说,这辈子就别再调他去别的地方了。后来,才让忙古台继承万户的职位,还给了他金虎符,让他去镇守边疆。他老爸去跟皇帝辞行,说:“我父亲去世五年了,我想去把他安葬了再走。”皇帝准了。回家办完丧事后,他就把乐安县的税收和穷人的欠税都算了一遍,然后用自己的钱把这些都给补上了,这才上任。
过了二十三年,海都那些个王爷造反了,打到离边境十八里地的地方。他老爸跟着丞相伯颜去洪水山打仗,把叛军打败了。追击的时候跑太远了,援兵没跟上,他第五个儿子瑗在战斗中牺牲了,他老爸和他老婆还有忙古台都被俘虏了。第二十四年,忙古台逃了回来,被封为定远大将军、中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,还改任湖州炮手军匠万户。后来平定了衢州的山贼,立了功,又升官成了昭勇大将军。他儿子泰后来当上了宁海州知州。
杨赛因不花,原名叫汉英,字熙载,“赛因不花”是皇帝赐的名字。他祖上是太原人。唐朝末年,南诏攻占了播州,他家祖上杨端响应朝廷号召,起兵收复了播州,并被朝廷任命为播州的管理者。从五代十国开始,他们家就世袭这个职位。传到杨昭这一代,他没儿子,就让族子继承了。又过了八代,到了杨粲,杨粲生杨价,杨价生杨文,杨文生杨邦宪,这几个人都在宋朝当官,都是播州的安抚使。到了元朝至元十三年,宋朝灭亡了,元世祖皇帝下旨招安他们,杨邦宪带着家谱投降了,被封为龙虎卫上将军、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、播州安抚使。他四十三岁去世,死后被追封为推忠效顺功臣、平章政事,追封为播国公,谥号惠敏。
汉英,是邦宪的儿子,五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。他二十二岁那年,母亲田氏带着他来到上京,去见元世祖忽必烈,地点是大安阁。皇帝把他叫到御榻前,仔细地看了看他的眼睛,还摸了摸他的头很久,然后对宰相说:“杨氏母子孤苦无依,千里迢迢来朝见我,我很同情他们。” 于是,皇帝就让他继承他父亲的官职,还给了他金虎符,并且赐名赛因不花。临走的时候,皇帝还下令中书省设宴款待他们,赏赐了金银、丝绸等财物,赛因不花的随从也都得到了赏赐。
过了三年,也就是赛因不花二十五岁的时候,他又一次进京朝见皇帝。当时他才十二岁,皇帝见他回答问题聪明伶俐,连说了三次“好”。后来,宰相向皇帝汇报了边境安宁的事宜,皇帝更加赏识赛因不花。那一年,朝廷把安抚司改名为宣抚司,任命赛因不花为宣抚使,不久又升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,官职越来越高了。
元成宗继位后,赛因不花两次进京朝见皇帝,还追赠了他父亲和祖父的谥号。到了大德五年,宋隆济和折节等人叛乱,朝廷命令湖广行省平章刘二拔都和指挥使也先忽都鲁率领军队,和赛因不花一起前去讨伐。大德六年九月,军队出征,连续几次与叛军遭遇,都打败了他们。有一次驻扎在蹉泥,叛军的骑兵突然杀到,赛因不花奋勇当先冲锋陷阵,大军随后跟上,叛军溃败,我军乘胜追击,杀敌无数,俘获的也数不清。 接着,阿苴投降了,笮笼也投降了,很多地方都纷纷前来表示臣服。
大德七年正月,军队驻扎在暮窝,叛军又聚集起来,双方在墨特川再次交战,结果叛军大败。折节害怕了,请求投降,结果被杀,宋隆济等人也被抓获处死,西南地区的叛乱全部平定。大德八年,赛因不花再次进京朝见皇帝,官职升为资德大夫。到了至大四年,赛因不花又加封为上护军,并且允许世袭。后来,播南卢崩蛮入侵,朝廷命令赛因不花和恩州宣慰使田茂忠率兵讨伐,结果赛因不花在军中因病去世,年仅四十岁。朝廷追赠他为推诚秉义功臣、银青荣禄大夫、平章政事、柱国,追封播国公,谥号忠宣。他的儿子嘉贞继承了他的爵位。
鲜卑仲吉,是中山人。乙亥年,国家军队平定了中原,仲吉第一个率领滦州的军民到军营投降,太祖皇帝任命他为滦州节度使。
简单来说,就是仲吉老兄,中山人,那年中原平定了,他第一个带着滦州的人马投降了,然后被封了个官儿,叫滦州节度使。
后来跟着阿术鲁南征,当上了右副元帅,打下了信安、关州等好几个城池,因为战功卓著,皇上赏了他虎符,还升他做了河北等路汉军兵马都元帅,官儿越做越大。壬辰年,他又在平定蔡州的战役中立了大功,皇上又给他加官进爵,封他为金吾卫上将军、兴平路都元帅、右监军、永安军节度使,还兼任滦州管内观察使、提举常平仓事,最后还封了个开国侯,风光无限啊!可惜,没多久他就去世了。
他儿子叫准,当过管军千户,还跟着札剌台火儿赤去高丽打仗。中统元年,皇上赏了他金符,又跟着皇上一起征讨阿里不哥,因为立功受了赏赐。三年后,他又参加了征讨李璮的战役。到了至元十年,他被任命为侍卫亲军千户、昭武大将军、大都屯田万户,还佩带着虎符,最后也去世了。
他儿子诚袭,一开始被封为宣武将军、高邮上万户府副万户,也佩带着虎符,后来又升为怀远大将军、佥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。他还带兵去爪哇打仗,攻打过八百媳妇国,还被派去广东办事,工作特别卖力,可惜后来也因为生病去世了。 他儿子忽笃土继承了他的爵位。
完颜石柱,他祖上可是有功劳的,在金朝当了个管军千户。他爹完颜拿住,那是跟着金太祖打过仗的,西域、河西都去过,还跟着金太宗一起拿下凤翔、同州,立了大功,被赐了个“八都儿”的称号,还配了银符,当上了同州管民达鲁花赤,后来又改赐了金符,还兼任征行千户,管着八都的军队。后来宪宗觉得完颜拿住年纪大了,就让石柱接了他的班。
己未年,石柱跟着世祖去征讨合剌章回来的时候,都元帅纽璘在攻打马湖江,石柱抢先夺下了浮桥,跟宋兵打了一仗,立了功,赏了他七百五十两白银。军队驻扎在隆化县,又跟宋兵打了一仗,把宋兵打得大败。中统二年,石柱被授予征行万户的职位,佩带金符。三年,他又跟着都元帅帖哥攻打嘉定,再次立功,被改赐了金虎符。至元四年,他在九顶山打败了宋兵,还活捉了四十多人。五年,他又攻打泸州的水寨,拿下五获寨,渡过马湖江,迎战宋兵,又把宋兵打败了。
跟着行省也速带儿攻打建都,建都城投降了,之后又参与攻打嘉定,收复泸州,拿下重庆,这些战役里,石柱的功劳最大。至元十四年,他升迁为昭勇大将军。十六年,被任命为四川东道宣慰使。十七年,又改任镇国上将军,四川西道宣慰使,还总管着随路八都万户的军队。到了至元二十年,他被任命为四川行省参知政事,最后去世了。他弟弟完颜真童,继承了他的职位,当上了随路八都万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