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律留哥,是个契丹人,在金国当了个北边千户,相当于边防军官。金太祖起兵的时候,金国怀疑那些剩下的辽国老百姓心里另有打算,就下令让每家辽国人中间夹着两家女真人住,这样互相监督。耶律留哥觉得这样很不安全,到了壬申年(具体年份需查考),就偷偷跑到了隆安、韩州一带,拉拢了一帮壮士,开始在那儿抢劫。当地派兵去抓他,都被耶律留哥打跑了。
后来,耶律留哥又跟耶的(人名,音译)联合起来招兵买马,几个月的时间就聚集了十多万人马。大家推举耶律留哥当了大元帅,耶的当副元帅,他们的营地绵延百里,声势震慑了整个辽东地区。金太祖就派按陈那衍和浑都古带兵去辽东,结果碰上了耶律留哥。金军问耶律留哥从哪儿来,耶律留哥回答说:“我们是契丹军队,来投奔大金的,路上耽误了时间,所以才在这里停留。”金军将领按陈说:“我奉命来讨伐女真人,正好碰上你们,这难道不是天意吗!但是你们想归顺我们,拿什么来证明你们的诚意呢?”
耶律留哥就带着他的军队,在金山跟金军会合,然后杀白马白牛祭天,登高向北眺望,折断箭矢表示盟誓。按陈说:“我回去禀报皇上,一定会把征讨辽国的任务交给你们。”
金国派胡沙带六十万大军,号称百万,来攻打留哥,扬言说,谁要是能弄到留哥的一两骨头,赏赐黄金一两;谁要是能弄到他的一两肉,赏赐白银也一样,还能世袭千户。留哥觉得打不过,赶紧派人上奏朝廷。
皇上命令按陈、孛都欢、阿鲁都罕率领一千骑兵去支援留哥,在迪吉脑儿跟金兵对阵。留哥让侄子安奴当先锋,冲进胡沙军的阵营,大获全胜,把缴获的辎重都献给了朝廷。皇上召回了按陈,派可特哥协助留哥驻守那里。
因为辽东地区还没完全平定,到了癸酉年三月,大家推举留哥当了王,立他的妻子姚里氏为妃,封他的属下耶厮不为郡王,坡沙、僧家奴、耶的、李家奴等人分别担任丞相、元帅、尚书等要职,还让统古与、著拨行负责元帅府的事务,改国号为辽。
到了甲戌年,金国派使者青狗来,用高官厚禄诱惑留哥投降,留哥没答应。青狗一看这事儿办不成,反而反过来劝说留哥投降金国。金国皇帝大怒,又派宣抚万奴率领四十多万大军来攻打。留哥在归仁县北边的河边迎战,金兵大败,万奴带着残兵败将逃回了东京。安东同知阿怜害怕了,派人来请求归附。
就这样,留哥完全控制了辽东的州郡,把首都定在了咸平府,称之为中京。金国的左副元帅移剌都带了十万大军来攻打留哥,留哥抵抗,打败了他们。
1295年,留哥攻破了东京,可特哥娶了万户之妻李仙娥,留哥对此很不满意,心里头就有了隔阂。后来,耶厮不等他们一直劝留哥称帝,留哥说:“我以前和忽必烈皇帝结盟,答应归顺大蒙古国,一起平定天下。如果我食言而自称东帝,那就是违背天意啊!违背天意的人一定会遭到大祸的!”大家越劝越急,留哥没办法,就装病不出门。他暗地里和儿子薛阇一起,带着九十车金币和五百个金银牌,去忽必烈皇帝的都城朝见。忽必烈皇帝说:“那些汉人,谁先纳贡,就先接见。”太傅阿海奏道:“刘伯林最先纳贡。”皇帝说:“刘伯林虽然先来,但他那是被逼无奈才来的,不像留哥这样主动归顺,所以应该先见留哥。”
见到留哥后,皇帝非常高兴,对身边的人说:“留哥献上的所有东西,都要上报天帝,得到允许才能接受。”于是,把白毡铺在前面,七天后才把贡品收进仓库。皇帝问留哥以前是什么官职,留哥回答说:“辽王。”皇帝下令赐给他金虎符,仍然封他为辽王。又问他有多少户口,留哥回答说:“六十多万户。”皇帝说:“可以派三千人做人质,朕派三百蒙古兵去接他们,你也派人一起前往。”留哥派大夫乞奴、安抚秃哥和他们一起去。同时,留哥还命令人去责问可特哥:“你娶了万户的妻子,这是犯了大罪!把他抓起来!”可特哥害怕了,就和耶厮不等一起骗他的部下说:“留哥死了。”于是他的部下就叛变了,杀了那三百蒙古兵,只有三个人逃了回来。
这事儿传到忽必烈皇帝那儿,皇帝安慰留哥说:“你不要因为失去部下而担心,朕会加倍给你封赏,一点也不吝啬。现在草儿青绿,马儿肥壮,朕会给你提供兵员和物资,你去把你的家人接回来吧!”
公元某年(丙子年),耶律厮不、乞奴、金山、青狗、统古与这几个家伙,在澄州不甘寂寞,硬要称帝,建立了辽国,改元天威。他们还任命留哥的哥哥独剌当宰相,还设立了一堆官职。
才过了一个月,他们的元帅青狗就叛变了,投降了金国。耶律厮不也被手下给杀了。于是,大家推举乞奴当摄政王,跟另一个元帅鸦儿一起,把军队和老百姓分成左右两翼,驻扎在开州和保州的关口。结果,金国的盖州守将众家奴带兵打败了他们。
这时候,留哥带着几千蒙古兵马赶到了,救出了他哥哥独剌和嫂子姚里氏,还救出了两千户人家。鸦儿带着残兵败将往东逃窜,留哥紧追不舍,追到辽河才停下来。然后,留哥招抚了懿州和广宁,把老百姓都迁到临潢府去了。乞奴逃到了高丽,结果被金山给杀了。金山接着又自称国王,改元天德。 统古与又杀了金山自立为王,后来又被喊舍杀了,喊舍也自立为王。
公元某年(戊寅年),留哥带着蒙古兵、契丹兵,还有东夏国的元帅胡士兵,一共十万人马,包围了喊舍。高丽还派了四十万兵来帮忙,结果喊舍被攻破,自杀了。 然后,就把喊舍的百姓迁到了西楼。从乙亥年留哥去北方朝见金国皇帝开始,辽东地区就一直不太平,耶律厮不称帝七十多天,金山当了二年皇帝,统古与和喊舍也都当了差不多两年皇帝,直到己卯年春天,留哥才最终平定了辽东的叛乱。
1640年,留哥去世了,享年五十六岁。他老婆姚里氏就跑到皇帝那儿告状去了。正赶上皇帝去西域打仗,太子监国,就让姚里氏拿着虎符,暂时管着留哥手下的兵,这一管就是七年。
到了1646年,皇帝打完仗回来了,姚里氏带着二儿子善哥、铁哥、永安,还有留哥的侄子塔塔儿和孙子收国奴,在河西的阿里湫城见到了皇帝。皇帝惊讶地说:“连健鹰都飞不到的地方,你一个妇人居然能来?真是不容易啊!” 然后赏了她酒,好好安慰了一番。
姚里氏给皇帝上奏说:“留哥死了以后,官民都没了主心骨,他大儿子薛阇跟着您征战多年了,我想让二儿子善哥顶替他大哥,继承爵位。”皇帝说:“薛阇现在可是咱们蒙古人的功臣了!您知道吗,西域征战的时候,回回人把太子围在了合迷城,薛阇带了一千兵马把太子救了出来,自己还中了枪;在蒲华、寻思干城,他还跟回回人拼命搏斗,身上中了流矢。他因为这些功劳被封为拔都鲁,不能让他走,善哥就让他他爹继承爵位吧。”
姚里氏跪下哭着说:“薛阇是留哥前妻生的,是嫡子,应该让他继承爵位啊!善哥是妾生的,如果让他继承,那就是偏私,违背天理啊,我觉得这不行!” 皇帝很欣赏姚里氏的贤德,就给她配了四十匹驿马,让她跟着去河西,还赏了她河西俘虏九个人、九匹马、九锭白金,赏赐的东西都是九的倍数,最后答应让薛阇继承爵位,但是把善哥、塔塔儿、收国奴留在京城,只让小儿子永安跟着姚里氏一起回去了。
话说那丁亥年,皇帝召见薛阇,跟他说:“想当年女真人作乱,你父亲挺身而出,从辽东赶来支援我的军队,而且还割舍亲情,把你送来辅佐我,这份忠诚实在难能可贵。后来,奸臣耶厮不等人叛乱,百姓流离失所,想要吃掉你父子俩的人,现在难道还少吗?!我把你父亲当成兄弟看待,那你就像我的儿子一样。你父亲不在了,你就和你叔父孛鲁古台一起统领军队,担任第三千户吧。”薛阇领命。
到了己丑年,薛阇跟着太宗皇帝南征,立下了功劳,皇帝赏赐他马四百匹、牛六百头、羊二百只。庚寅年,皇帝又派他去东边征讨,收拢他父亲留下的百姓,让他驻守广宁府,担任广宁路都元帅府的事务。从庚寅年到丁酉年,薛阇连续参与了征讨高丽、东夏万奴国的战争,收复了六千多户人家。戊戌年,薛阇去世,享年四十六岁。
他的儿子继承了爵位,担任广宁府路总管军民万户府的事务,改名为石剌。他征讨高丽,也立下了功劳。辛亥年,睿宗皇帝认为石剌家族三代都为国家效力,就命令重新打造虎符赐给他,让他辅佐诸王,并且参与了紥剌台控制高丽的行动。己未年,石剌去世,享年四十五岁。他的长子古乃继承了他的爵位。中统元年,古乃参与了征讨河西的战役;三年后,又参与了征讨李璮的战役,攻破了峄山,这两次都因为立功而受到赏赐。到了至元六年,朝廷把广宁并入了东京,古乃被免职,同年去世,享年三十六岁。他的儿子是忒哥。
薛阇的弟弟善哥,被赐名蒙古歹,奉命跟随亲王口温不花。己丑年,他参与了攻破天城堡和凤翔府的战役,因为立功而继承了拔都鲁的职位。壬辰年,他率领三千兵马渡过黄河,与大军会合平定了金朝。后来又参与了伐宋的战争,攻克了光州和枣阳,从千户升迁为广宁尹。至元元年,他去世,享年五十二岁。他的儿子天祐继承了广宁千户的职位,后来改任广宁县尹。
刘伯林,济南人,是个仗义疏财、武艺高强的汉子,喜欢打抱不平,骑射技术一流。金朝末年,他当上了威宁防城的千户,相当于军事长官。
壬申年,元太祖铁木真围攻威宁城,刘伯林知道自己打不过,就偷偷地从城墙上溜下去,跑到元军大营投降了。太祖接受了他的投降,派秃鲁花等人和他一起进城,威宁城就这样易主了。太祖问刘伯林在金国是什么官职,刘伯林回答说:“都提控。” 太祖就让他继续担任这个官职,还让他挑选士兵组成一支军队,和太傅耶律秃怀一起征讨山后的各个州县,招降纳叛。
元太祖北返后,留下刘伯林驻守天成,阻击金兵,前后打了好多仗,不下几十次。后来攻打西京(今西安)的时候,刘伯林立了大功,被赏赐了金虎符,继续担任西京留守,还兼任兵马副元帅,官位越来越高了。癸酉年,他跟随大军征讨山东,攻克了梁门和遂城。乙亥年,又和国王木华黎一起攻破了燕京。丁丑年,再次跟随大军攻下了山东的很多州县。木华黎向元太祖汇报了他的功劳,皇上赏赐了他二十匹好马和一件锦衣。
戊寅年,刘伯林又参与攻下了太原和平阳。己卯年,又攻破了潞州、绛州以及火山、闻喜等州县。当时有人建议把闻喜的老百姓迁到天成去,刘伯林认为北方地区战乱不断,百姓生活艰难,坚决反对,最终阻止了这个计划。他手下抓获的俘虏有一万多人,刘伯林全部放了他们。他在威宁待了十多年,一直致力于发展农业,积蓄粮食,让百姓休养生息。周围地区都比较贫困,只有威宁成了富庶之地。他曾经说过:“我听说救活一千人的人将来一定会被封官,我救活的人何止万余,我的子孙后代一定会兴旺发达吧!” 辛巳年,刘伯林因病去世,享年七十二岁。朝廷追赠他太师的官位,封他为秦国公,谥号忠顺。他的儿子叫黑马。
话说有个厉害的人物,名叫黑马嶷,字孟方。他刚出生的时候,家里养的白马生下了一匹黑马驹,所以给他起了个小名“黑马”,后来干脆就用小名称呼他了。这黑马啊,从小就骁勇善战,很有计谋,还没到二十岁呢,就跟着他爹上战场打仗了,大小战役打了数百场,在敌阵中来去自如,一点都不害怕。有一次,他一个人在路上走,碰见金兵包围了他部下十三个人,他二话不说,直接冲进包围圈,手起刀落,杀了好几个金兵,硬是把那十三个人救出来了。
壬午年,他继承了他爹的职位,当上了万户,还佩带着虎符,兼任都元帅,那可是个高官厚职啊!癸未年,他跟着国王木华黎去攻打凤翔府,可惜没攻下来,就撤兵回驻扎在绛州。后来他又跟着孛罗去攻打西夏的唐兀部。甲申年,他又跟着按真那延一起攻破了东平府和大名府。乙酉年,金朝降将武仙占据真定府叛乱,他又跟着孛罗去讨伐,结果攻破了真定府,武仙逃跑了。
后来金将忽察虎带着四十万大军,又夺回了山后的几个州,黑马嶷在隘胡岭跟他们打了一场硬仗,大获全胜,还把忽察虎给杀了。
公元1149年,宋太宗登基,建立了三万户的军队,黑马被任命为首领,重喜和史天泽紧随其后。他被授予金虎符,负责统领平阳、宣德等地的军队,同时兼任太傅府事务,总管汉军。他跟随军队征讨回回、河西等地,并攻破了凤翔、西和、沔州等地的城堡。
公元1150年,睿宗从大散关入关,借道宋朝去讨伐金国,命令黑马率军先行,从兴元、金州、房州东下。在三峰山,他遭遇了金国大将合达,双方展开激战,黑马大获全胜,俘虏了合达,斩杀金兵数万人,乘胜攻破了香山寨和钧州。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劳,赏赐给他西锦、良马和貂鼠衣。之后,军队规模扩增到七万户,黑马依然位居首领,重喜、史天泽、严实等紧随其后。
公元1153年,黑马参与了攻破南京的战役,并因此获得朝廷赏赐的绣衣和玉带。公元1154年,他又参与了攻破蔡州的战役,最终灭掉了金国。公元1155年,他跟随都元帅答海绀卜一起征讨西川。公元1161年,黑马被提升为都总管万户,统领西京、河东、陕西等地的军队,夹谷忙古歹、田雄等将领都听从他的指挥。他入朝觐见皇帝,皇帝慰劳了他,并赏赐给他三百张银鼠皮,让他做一件直孙衣。
随后,皇帝又任命他巡视全国,考察民情疾苦。在应州,郭志全发动叛乱,胁迫了五百多人参与其中。有关部门建议将所有参与者全部处死,但黑马认为应该从轻发落,只处死了几个首犯,其余人等都得到了宽大处理。
1923年(癸丑年),我跟着宪宗皇帝去了六盘山。商州跟宋朝接壤,经常被宋军侵犯,皇上就派黑马去守卫那里。宋军一看黑马来了,吓得赶紧收兵,不敢再造次。1927年(丁巳年),黑马进京朝见皇上,建议在成都设立行省,以便更好地控制整个四川。皇上同意了他的建议。成都行省设立后,皇上就让黑马负责管理成都新老军民的一切事务,还赐给他“也可秃立”的称号。
中统元年(1260年),廉希宪和商挺被任命为川陕地区的宣抚使。当时有个叫密力火的人,手里掌握着重兵,驻扎在成都,廉希宪和商挺担心他会造反。他们觉得黑马胆识过人,就派他骑快马,伪造圣旨,把密力火给杀了。密力火的儿子到朝廷告状,世祖忽必烈皇帝说:“这是朕下的命令,别再说了!”三年后,黑马被任命为成都路军民经略使。泸州被围困了,黑马那时已经病得很重了,但他仍然亲自督促运送军需物资,一刻不停。身边的人劝他休息一下,黑马说:“国家大事紧急,就这样为国捐躯,我死而无憾!”说完就去世了,享年六十三岁。皇上追赠他太傅的官位,封他为秦国公,谥号忠惠。他留下了十二个儿子,其中元振和元礼比较出名。
元振,字仲举,是黑马将军的长子。他跟着父亲去了四川,在成都安家。后来商州、邓州那边出了乱子,他爹黑马将军被派去镇压,就让二十岁的元振代理万户的职务。元振上任后,纪律严明,赏罚分明,手下那些老兵都对他服服帖帖的。后来宪宗皇帝打宋朝,驻扎在钓鱼山,派元振和纽邻当先锋。中统元年,世祖皇帝登基,廉希宪、商挺推荐元振当成都经略使,兼管万户。
宋朝泸州的守将刘整偷偷送来钱财请求投降,黑马将军就派元振去接收。其他将领都说:“刘整无缘无故就投降,不可靠啊!”元振却说:“宋朝那些当权的,赏罚不明确,有功的人经常被算计掉,所以将士们人心涣散;再说刘整本来就不是南方人,却占据着泸州这么重要的位置,这情况跟李全的情况有什么区别?刘整这么做,没什么可怀疑的。”于是他就去了。黑马将军嘱咐他:“刘整是宋朝的名将,泸州又是蜀地的要冲,现在他突然投降,真假难辨,你不用只顾自己,事情成功了,就是为国家做了贡献;不成,那你就为国捐躯,这是你的职责。”
元振到了泸州,刘整打开城门出来迎接。元振让大家停下来,自己先下马,跟刘整见面,表示自己完全信任他。第二天,元振请求进城,他脱下戎装,只带了几个骑兵,和刘整并排骑马进城,还一起喝酒,喝到醉醺醺的,刘整彻底被他的诚意打动了。刘整献上了六千两黄金和五百个男女奴仆,元振把黄金分给了将士们,而那些男女奴仆则都还给了刘整。
宋朝泸州的主帅俞兴率兵包围了泸州,昼夜猛攻,从正月攻到五月,城都快破了,手下的人劝元振说:“现在这情况,应该想办法变通一下,刘整本来就不是咱们的人,跟他一起死,没啥好处啊!”元振说:“人家是真心实意投降的,既然已经接受了他的投降,怎么能因为情况危急就抛弃他呢?再说泸州的得失,关系到国家的安危,我只有死战到底!”快没吃的了,他就把自己的坐骑杀了犒劳将士,又派擅长游泳的人送蜡书到成都求援,还临时铸造金银牌子赏赐有功人员。没多久,援兵就到了,元振和刘整一起出城迎战俞兴的军队,大获全胜,斩杀了俞兴的一个都统,俞兴仓皇逃窜。捷报传到朝廷,元振还主动承认自己擅自铸造金银牌子的罪过。皇帝很欣赏他随机应变的能力,赏赐了他一件锦衣和五百两白银。等他回朝后,又赏赐了他五十两黄金、弓箭和马鞍马具。
黑马卒,元振在家里办完丧事后,就被任命为成都军民经略使,这可是个肥差!
到了元至元七年,朝廷里有人觉得那些有功勋的家族权力太大了,应该削弱一下他们的势力,于是元振就被降职了,改任成都副万户,官职小了不少。 过了几年,到至元十一年,他又被委任兼任潼川路副招讨使,算是又有点权力了。可惜的是,在至元十二年,他就去世了,享年五十一岁。
他儿子元纬,从小就跟着他爸爸四处打仗,很有经验。元振死后,元纬继承了他爸爸的职位,还佩带着虎符,当上了万户,这可是个很重要的军衔。他守卫潼川,还建立了遂宁好几个山寨,加强了防御。 后来参与围攻钓鱼山,多次战斗都立了大功。攻打合州后,他被授予潼川路副招讨,之后又升迁为副都元帅,再次被任命为管军万户,最后又升任同知四川西道宣慰司事。
后来他进京朝见皇帝,官职又升了,当上了四川西道宣慰使,之后又升任陕西行省参知政事,官位越来越高了。可惜最后还是去世了。
元礼,是黑马的第五个儿子。他性格沉稳,很有谋略,经常跟着父亲在军中。甲寅年,他被授予金符,担任京兆路奥鲁万户。
中统四年,他升迁为兴元、成都等路兵马左副元帅。到了至元元年,他又升任潼川路汉军都元帅。第二年九月,宋朝的制置使夏贵率领五万大军进攻潼川,而元礼手下的兵只有几千人,敌我力量悬殊,将士们登上城墙望见夏贵的军队,都露出了害怕的神色。元礼说:“打胜仗的关键在于用兵之策,不在于兵力多寡。”于是他主动出击,多次击败了敌军。
后来又在蓬溪进行了一场大战,从早上寅时打到下午未时,胜负仍然未分。元礼激励将士们说:“这里距离城池一百里,如果让敌人占领了这里,我们就回不去城里了,潼川也就保不住了!大丈夫应该用死战来建立功名,现在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!”说完,他拿着长刀,大声呼喊着冲入敌阵,所向披靡,将士们也都奋勇杀敌,个个都能以一敌百,最终大败夏贵军,斩首一万多级,生擒一千多人。
战报上奏后,元礼得到了皇帝的赏赐:两套锦衣、三锭白金、一匹好马、金鞍马具和弓箭,还被召进朝廷。之后,皇帝又命令他返回潼川,并在蓬溪修建营寨。元礼又上奏说:“嘉定距离成都三百六十里,中间有个旧的眉州城,可以修复它,在那里驻兵,可以扼守嘉定进出的道路。” 世祖皇帝同意了他的建议。
四年后,皇帝派平章赵宝臣去查看眉州城修复的可行性。有人认为眉州荒废已久,修建它没有什么好处,只会浪费钱财。但是元礼极力主张修建,赵宝臣采纳了他的意见,于是开始修建,七天就完成了,宋军都惊叹于它的速度。元礼在眉州镇守了五年,之后被召回朝廷,他请求辞官回家奉养母亲,皇帝准了他的请求。九年后,他又被起用,授予怀远大将军、延安路总管的官职,最终去世。
郭宝玉,字玉臣,是华州郑县人,是唐朝中书令郭子仪的后代。他精通天文、兵法,骑射技术也很厉害。金朝末年,他被封为汾阳郡公,兼任猛安,带兵驻扎在定州。
庚午年,民间流传着童谣:“摇摇罟罟,至河南,拜阏氏。” 后来,哈雷彗星划过天空,郭宝玉感慨地说:“北方军队南下,汴梁很快就会投降,大金的江山要易主了!”当时金朝派独吉思忠和仆散揆负责中书省的事务,带兵修筑乌沙堡。结果,蒙古太师木华黎的军队突然杀到,打败了金军三十多万,独吉思忠等人逃跑了,郭宝玉率领全军投降了成吉思汗。
木华黎把郭宝玉带去见成吉思汗,问他如何攻取中原的策略。郭宝玉回答说:“中原地广人多,实力强大,不能轻视。西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骁勇善战,可以利用他们,先攻取西南,然后以此为基础去攻打金朝,一定能成功。”他还说:“建国初期,应该颁布新的法令。” 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。
于是,成吉思汗颁布了五条法令,这些法令的内容都是郭宝玉提出来的,例如:出兵打仗不能随意杀害百姓;刑罚方面,只有犯了重罪才处死,其他轻罪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鞭打或判决;关于军户,蒙古人和色目人每户出一名士兵,汉人拥有四顷田地、三丁壮劳力者出一名士兵;十五岁以上算成年人,六十岁以上算老年人,站户和军户一样;民间工匠的土地限制在一顷;对国家没有益处、反而损害百姓的僧侣道士,全部禁止等等。 这些都是郭宝玉提出的建议。
皇上要打西夏,可是西夏的城池大多依山傍险,不好攻打。皇上就问木华黎(宝玉)有没有什么好办法。木华黎说:“要是他们的城池在天上,那当然攻不下来;要是不在天上,那就一定能拿下!”皇上听了非常高兴,就封他当抄马都镇抚。
癸酉年(公元1213年),木华黎跟着木华黎(此处原文重复,应为其他将领)攻下了永清,打败了高州,北京和龙山都投降了。然后他又率领抄马军从锦州出发,南下攻破了太原、平阳等州县。
甲戌年(公元1214年),木华黎跟着皇上一起讨伐契丹的残余势力,一路攻打古徐、鬼国、讹夷、朵等城池,打败了三十多万敌军。战斗中,木华黎中了一箭,皇上就让人剖开牛肚子,把木华黎放进去,过了一会儿,木华黎就醒过来了。很快他又投入战斗,收复了别失八里、别失兰等城池。
到了忽章河,西夏人摆出两路大军阻击,双方激战正酣,木华黎突然指着西边的敌军大喊:“西边的军队逃跑了!”西夏士兵果然溃逃,木华黎率军追杀,几乎全歼了他们。接着,木华黎又攻下了挦思干城。
到了暗木河,敌人修筑了十多座营垒,还在河里摆满了战船。这时,突然刮起了狂风暴雨,木华黎下令用火箭射敌船,战船很快就被烧了起来。木华黎乘胜追击,打败了五万守卫河岸的敌军,斩杀了敌军大将佐里,然后攻破了所有营垒,收复了马里四座城池。
辛巳年(公元1221年),可弗叉国和算端罕被蒙古军击败,木华黎率军占据了挦思干城。这时听说皇上要来了,西夏人就放弃了挦思干城,往南逃跑了,进了铁门关,驻扎在大雪山。木华黎紧追不舍,西夏人一直逃到了印度。皇上驻扎在大雪山脚下,当时山谷里的积雪深达两丈。木华黎请求皇上封山川之神。
壬午年三月(公元1222年三月),皇上封昆仑山为玄极王,大盐池为惠济王。木华黎跟随柘柏、速不台两位先锋大将,收复了契丹、渤海等多个国家,屡立战功,官职也一步步升迁,最后死在了贺兰山。他的儿子叫德海,又叫德山。德山率领一万士兵攻破了陕州,攻打潼关,最后战死了。
德海,字大洋,长得高大威猛,还懂天文和兵法。金朝灭亡的时候,他当上了谋克(相当于军官),在山东打败了宋朝将领彭义斌。后来听说他爹宝玉投降了金朝,他就躲进了太行山。金兵来了以后,他也投降了,被任命为抄马弹压(负责管理马匹和治安)。
跟着先锋部队去西边打仗,渡过了乞则里八海,攻下了铁山。当时我军和敌军的旗帜长得差不多,看不出来谁是谁,于是就烧蒿草作为信号,浓烟滚滚,漫山遍野都是。敌人一有动静,我们就冲上去打,一口气斩杀了三万敌军。
他们翻越了雪山,向西北走了几万里,打到了答里国,把那里也平定了。乙酉年(公元1235年)回到峥山,吐蕃首领尼伦和回纥首领阿必丁造反,德海又把他们打败了,杀了他们。戊子年(公元1238年)春天,跟着元帅阔阔出率领骑兵进入关中,金兵闭关不出,德海就带着五百名精锐骑兵,砍断关门冲了进去,杀了三百守军,直捣风陵渡的营寨。后来援军没跟上来,他就撤兵了。
己丑年(公元1239年)秋天,他攻破了南山八十三座寨子,陕西地区也平定了。德海带路,引导大将魁欲那拔都将军,从汉中绕道,经过荆州、襄阳,一路向东,在白河跟金朝大将武仙的十万大军遭遇。德海率领着孤军奋战,打败了武仙,斩杀了二万多敌军。他还打败了金朝将领移剌粘哥的军队,在邓州取得了胜利。十一月份,到达钧州。
辛卯年(公元1241年)正月,睿宗的军队从洛阳来和德海的军队在三峰山会合,金兵挖壕沟设下埋伏,包围了他们。睿宗下令军队祈雪,又烧羊胛骨占卜,得到了吉兆。晚上真的下起了大雪,雪深三尺,金兵在壕沟里冻僵了,刀枪都举不起来。我们的军队乘机冲出重围,金兵死了三十多万,他们的首领完颜哈达、移剌蒲兀逃到佛塔上躲藏,德海下令挖掉佛塔的地基,把塔柱烧掉,完颜斜烈一个人骑马逃回了洛阳。德海又打败了金朝将领合喜的军队。
完颜斜烈又率领十万大军来阻击,双方在郑州交战,德海率先冲锋,打败了敌人,杀了他们的都尉左崇。因为战功,德海被提升为右监军。壬辰年(公元1242年)正月,在黄龙冈打败了金朝主帅。癸巳年(公元1243年),攻占了申州和唐州。甲午年(公元1244年),河南又叛乱,德海去平叛,结果被炮弹打伤了腿,因为伤势过重,最后去世了。
首先,唐太宗皇帝下令让大臣忽都虎他们去考察全国的僧人、尼姑和道士,选出精通经文的千人。那些有特殊技艺的人,就交给小通事合住他们管理,其余的都还俗了。
然后,他又下令在全国各地设立学校和粮仓,培养人才,设立科举考试的科目,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入仕为官。这些都是采纳了德海的建议啊。 子侃。
侃字仲和,从小就得到丞相史天泽的赏识,被留在家里培养教育。 年轻的时候当上了百户,为人骁勇,而且很有谋略。
壬辰年,金将伯撒再次攻打卫州,侃率军抵抗,在新卫州打败了四万金兵。接着他渡过黄河,袭击金军主力,到达归德府,在阏伯台又打败了金兵。然后,他迅速地跟从速不台一起攻打汴京西门,金元帅崔立投降了。因为立下大功,他被授予总把的职位。
后来,他跟随史天泽驻扎在太康,又因为在德安的战功被提升为千户。壬子年,他护送军械到和林,之后改任抄马那颜。 他又跟随宗王旭烈兀一起向西征讨。
癸丑年,他们到达木乃国。木乃国在道路上设置陷阱,还在水中下毒,侃却打败了他们五万大军,攻占了一百二十八座城池,斩杀了他们的将领忽都答和兀朱算滩。“算滩”啊,说白了就是国王的意思。
丙辰年,他们到达乞都卜。这座城池建在担寒山上,城里人用绳梯上下,而且守卫森严,都是精兵强将。侃就修筑了夹城包围它,但久攻不下。后来,侃用火炮攻击,守将火者纳失儿打开城门投降了。
旭烈兀派侃去劝说兀鲁兀乃算滩投降。兀鲁兀乃的父亲阿力占据了西城,侃攻破西城后,阿力又逃到东城,结果又被侃攻破,最后被杀死了。
丁巳年正月,他们到达兀里儿城。侃在这里设下埋伏,命令士兵听到锣声就发起进攻。果然,敌兵来了,埋伏的士兵一拥而上,全歼了敌军,海牙算滩也投降了。
接着,他们又向西到达阿剌汀,打败了三万敌军游兵,祃拶答而算滩也投降了。到达乞石迷部后,忽里算滩也投降了。 这西戎大国啊,地广八千里,父子相传四十二代,拥有几十万精兵。侃的军队到达后,又打败了七万敌军,攻破了西城,又攻破了东城。东城的宫殿都是用沉香檀木建造的,侃下令放火焚烧,香味飘散百里,还缴获了七十二弦琵琶和五尺高的珊瑚灯台。
两座城池之间有一条大河,侃事先就造好了浮桥,以防敌人逃跑。城破之后,合里法算滩想乘船逃跑,结果看到河上有浮桥堵着,只好自己捆绑起来投降。
他们的将领纣答儿逃跑了,侃追赶他,到傍晚的时候,士兵们都想休息了,但是侃不同意,又走了十多里才停下。 当夜暴雨,他们先前想休息的地方,水深都达数尺。第二天,他们抓住了纣答儿,并将其斩首,最终攻克了三百多座城池。
再往西走三千多里,到了天房,他们的将领住石写信求降。我军将领觉得住石的求降是真的,就没怎么准备。张弘范说:“欺骗敌人的人最终会失败,战争中计谋很多,要是中了他们的计策,那可是奇耻大辱!”于是下令严加戒备。
住石果然带兵来进攻我们,张弘范和他打了一仗,大获全胜,巴儿算滩投降了,我们拿下了一百八十五座城池。又往西走了四十里,到了密昔儿。天快黑了,军队准备休息,张弘范又下令继续前进,只留下几个生病的士兵,继续往西走了十多里安营扎寨,命令士兵咬紧牙关,把箭矢藏好。敌人不知道我们的情况,趁夜色来偷袭,杀死了那些生病的士兵。可乃算滩大吃一惊,说:“东天将军真是神人啊!”于是也投降了。
戊午日,旭烈兀命令张弘范渡海去收复富浪。张弘范晓之以利害,兀都算滩说:“我昨天梦到神人,就是将军您啊!”于是也投降了。军队回师,往西南方向走到石罗子,敌人来阻拦,张弘范直接冲出去冲阵,一鼓作气打败了他们,换斯干阿答毕算滩投降了。到了宾铁,张弘范用奇兵出其不意地攻击,大获全胜,加叶算滩投降了。己未日,打败了兀林的四万游兵,阿必丁算滩非常害怕,也投降了,我们又得到了 一百二十座城池。往西南方向走到乞里弯,忽都马丁算滩也投降了。西域平定了。
张弘范把胜利的消息报告到钓鱼山,正赶上宪宗皇帝驾崩,他就回到了邓州,开垦屯田,建立保障设施。
世祖皇帝即位后,张弘范上书陈述了建国号、修建都城、设立省台、兴办学校等二十五件事情,以及平定宋朝的策略。他的策略大概意思是:“宋朝占据东南地区,把吴越当作自己的根据地,重要的战略要地只有荆襄地区。现在应该先拿下襄阳。拿下襄阳后,扬州、庐州等地都是弹丸之地,不用管它们,直接攻打临安,就像迅雷不及掩耳,江淮、巴蜀地区不用攻打自然会平定。”后来,事情都按照他的策略发展。
1261年,他被提升为江汉大都督府的理问官,相当于一个负责处理政务和审理案件的官员。没过多久,1262年二月,益都的李璮和徐州总管李杲哥一起造反了,同时宋朝的夏贵又来侵犯边境,真是祸不单行!这时候,史天泽向皇帝推荐了他,皇帝召见了他,问他有什么办法。他说:“这些叛军就像笼子里的老虎,虽然凶猛,但终究是困兽之斗。咱们内部没有足够的粮草,外部也没有援军,最好的办法就是筑城包围他们,慢慢地耗着,等着他们自己垮掉,不出几天就能把他们拿下!”皇帝觉得他的主意不错,很高兴,还赏赐了他御用的弓箭。他立刻赶到徐州,迅速地斩杀了李杲哥。夏贵见势不妙,一把火烧了他们的房屋,带着老百姓往南逃窜。他紧追不舍,追到宿迁县,抓获了上万军民才返回。皇帝为了表彰他的功劳,赐给他金符,任命他为徐州和邳州的总管。
李杲哥的弟弟李驴马,又和夏贵纠集了三万兵马再次来骚扰边境。他毫不犹豫地出战,斩杀敌军一千多人,缴获战船二百艘,战果辉煌!到了1265年,有人说应该解除史天泽的兵权,史天泽就被调到其他地方任职了,他也跟着被调到滕州担任同知,相当于副职。1266年,他上书皇帝,说:“宋朝扣留了我们的使者,我们应该出兵讨伐他们!另外,淮北地区可以设立三百六十个屯田点,每个屯田点配备三百六十头牛,这样,一个屯田点就能满足军队一天的所需!”1267年,他被调到高唐县当县令,还兼管夏津、武城等五个县。1269年,高唐县的吴乞儿和济南的道士胡王造反,被他迅速平定。1271年,他又被调到白马县当县令,结果彰德的僧臧罗汉和赵当驴又造反了,他又把他们平定了。皇帝看他熟悉军务,就提升他为万户,让他参加了攻打襄阳的战役,从阳逻上游渡江。江南平定后,他被任命为宁海州知州,一年后去世。
他带兵打仗很有纪律,风餐露宿,即使刮风下雨也不住进老百姓的家里。他到哪里都兴办学校,鼓励农业生产,所以百姓都很敬畏他。他有两个儿子,一个叫秉仁,一个叫秉义。
石天应,字瑞之,是兴中永德人。他骑马射箭都很厉害,性格豪爽,不拘小节,而且还读了不少书,乡里人都很敬重他。
元太祖时期,太师、国王木华黎南下,石天应带领大家去军营迎接木华黎。木华黎当场就授予他兴中府尹、兵马都提控的官职,让他跟着一起南征。石天应设计制造攻城的器械,临场应变能力极强,作战打仗像神仙一样神速,凭借战功被封为龙虎卫上将军、元帅右监军,驻守燕地。石天应的军旗是黑色的,大家都叫他“黑军”。他多次跟随木华黎征战,大小战役打了二百多次,总是身先士卒,屡立战功,最后升迁为右副元帅。
辛巳年(公元1221年)八月,他跟随木华黎征讨陕西地区,路过西夏,从东胜渡过黄河,南下攻打葭州,并攻克了它。石天应就对木华黎说:“西夏人虽然投降了,但实际上不可靠啊。葭州地处金国和西夏的交界处,当地人骁勇善战,仓库里物资也很丰富,再加上黄河天险作为屏障,万一被敌人占领,那对咱们来说就非常不利了。所以应该派兵驻守,多造些船只和浮桥,以防万一,这是关系到长远大计的事情啊!”木华黎听从了他的建议,上奏朝廷,授予石天应金紫光禄大夫、陕西河东路行台兵马都元帅的官职,并留给他五千精兵驻守葭芦地区。
于是,石天应就开始建造船只和浮桥。很多将领都说黄河水涨浪急,恐怕费力不讨好,石天应下令说:“谁要是敢阻挠我的工作,就砍了他的舌头!”浮桥建成后,其他将领都心服口服了。之前,葭州守将王公佐还在收拾残兵败将,准备攻打函谷关,想恢复旧地盘,看到浮桥建成后,就灰溜溜地逃跑了。之后,石天应就分兵四出,彻底平定了葭州和绥州一带。
一天,我拜访了木华黎,在汾河东岸,木华黎跟我说了些进取的策略。后来天应回到驻地,召集将领们说:“我让你们辛苦驻扎在这里这么久,现在听说河中地区东西都是平原,可以驻扎军队,然后图谋攻取关陕地区,诸位觉得怎么样?”有人劝谏说:“河中虽然是适合打仗的地方,但是南方有潼关,西方有京兆,都是金军的驻扎地;而且百姓刚刚归附,人心还不稳定,坚守在这里恐怕会后悔莫及。”天应说:“葭州正好连接鄜州和延州,现在鄜州已经平定了,延州也不会孤立无援,如果我们发国书,让西夏人攻取延州,那简直是易如反掌。再说,国家当前最紧急的事情是在河南,而这个葭州地势险要,位置偏僻,运输粮草非常困难。河中虽然靠近潼关和京兆这两个重镇,但它确实是一个可以立功建业的好地方,北边连接汾州、晋州,西边连接同州、华州,方圆五千多里,户口几十万,如果开通漕运来运输粮草,那么关内就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攻克,关内一旦平定,黄河以南地区,那也就在我掌握之中了。我年纪都快六十了,马上就要老了,如果哪天我卧病在床,听到后辈们立下功劳,我死也不会瞑目的!男儿就应该在战场上拼死为国效力,这是我的志向!” 九月,天应就将军队迁到了河中。不久,金军果然暗中潜入中条山,袭击河中。天应知道了这件事,先派骁将吴泽埋伏在要道上。吴泽这个人很勇敢,但是嗜酒,那天晚上,他正醉醺醺地睡在树林里,金兵已经从秘密小路直抵城下了。当时城里刚刚经历战火,防御工事还没修好,新归附的百姓争先恐后地逃跑,敌人乘机攻入城内。天应看到火光冲天,知道敌人已经攻进城里了,立刻奋勇作战,他身边的四十多名随从都喊着:“吴泽害了我们!”有人劝他渡过黄河逃跑,天应说:“当初有人劝我不要南迁,我却违背众人的意见来到这里,现在情况紧急却逃跑,这也太不光彩了。就算太师不惩罚我,我又怎么有脸面去见同僚们呢!今天我只有战死了,你们也努力吧!”一会儿工夫,敌人就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了,天应浴血奋战,直到中午,壮烈牺牲。木华黎听说后非常惋惜。
子焕中,担任兴中府知府;执中,担任行军千户;受中,担任兴中府副官。
一开始,天应死的时候,他弟弟天禹子佐中正在军队里。他瞅准敌人稍微松懈的时机,猛地拔出斧头,反手就砍,然后冲出城去,跑到木华黎的大营,求得几千蒙古兵,回来跟敌人打,把敌人打败了。木华黎很欣赏他的勇敢,上奏朝廷给他金符,让他当元帅;没多久,朝廷下令让各级官员回到自己原来的城池,授予佐中兴中府千户的官职。
他儿子安琬继承了父亲的职务,佩戴着金符,跟随军队征讨大理,平定李璮的叛乱,都立了功。十三年的时候,隆兴府的分宁县发生叛乱,行省发文让安琬去讨伐。叛军依山列阵,安琬带兵绕到叛军后面,叛军吓坏了,溃不成军,然后退回去据守。安琬挥兵直逼敌人的营垒大门,叛军喊话:“我们愿意稍微容许我们这些士兵列队作战,死了也不后悔!”安琬答应了他们。
叛军果然列队出阵,安琬冲进敌阵,大声喊:“我只诛杀叛军首领,你们这些普通士兵不是我的对手!”他亲手砍死了叛军首领,活捉了他。安琬因为屡立战功,升任右卫亲军副都指挥使,晋升为怀远大将军,朝廷赐给他金虎符,后来又授予他大同等地的万户官职,让他统领一万江左新附的士兵,在红城屯田。大德三年,李万户该轮到去和宁戍守了,但他年老多病,安琬请求代替他去,回来后,因为劳累成疾而死。他儿子居谦继承了他的职务,后来又改任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。
移剌捏儿,是个契丹人。从小就很有志气,力气大得惊人,为人沉稳,而且很有计谋。金朝灭亡后,金朝想让他当参议、留守之类的官,但他都拒绝了。听说成吉思汗起兵了,他就悄悄地跟自己亲近的人说:“为国家报仇雪恨的机会来了!”然后带着一百多个人投奔成吉思汗,献上了十条计策。
成吉思汗召见了他,和他聊得很投机,觉得他很厉害,就赐给他名字叫赛因必阇赤。又问他:“你老家是哪儿?”他回答说:“霸州。”于是成吉思汗就给他封了个霸州元帅的称号。
乙亥年,他被任命为兵马都元帅,协助太师木华黎攻打北京,一口气攻下了高州、利州、兴州、松州、义州、锦州等二十六座城池,打败了五十四个贼寨,还平定了利州贼刘四禄。后来锦州的贼寇张致势力越来越大,还冒充成吉思汗的名号,木华黎就命令捏儿跟大将乌也儿、椆斡儿一起带兵去讨伐他。张致拒不投降,捏儿用奇兵偷袭,结果斩杀了张致。
木华黎把捏儿的战功上报给成吉思汗,捏儿就被提升为龙虎卫上将军、兵马都提控元帅。接着他又攻下了辽西的广宁、金州、复州、海州、盖州等十五座城池。兴州的监州重儿造反,他又跟乌也儿一起平定了叛乱。成吉思汗派使者给他下诏书说:“自从你归顺以来,战功日益显赫,现在我赐你金虎符,平时负责治理百姓,有战事就带兵打仗,你可千万别辜负我的期望!”
戊寅年,他跟随成吉思汗攻打东平。辛巳年,又跟随攻打延安。壬午年,跟随成吉思汗围攻凤翔,他第一个冲上城头,亲手杀死了几十个人,左臂中了一箭,伤得很重,但他包扎好伤口后继续进攻丹州和延州。木华黎劝他休息,他说:“伤还没到死的地步,我哪敢心疼自己!”木华黎被他这种精神感动了,把自己的白马送给了他。第二天,木华黎让人给他的马披上了红色的马缨,挑选了七百名精锐士兵,让他带兵跟金兵作战。
木华黎站在高处,看到捏儿在万军之中冲杀,就说:“那是霸州元帅!”其他军队也跟着冲上去,金兵溃败而逃,丹州、延州等十多座城池都投降了。捏儿被提升为军民都达鲁花赤、都提控元帅,还兼任兴胜府尹。癸未年,他跟随成吉思汗征讨河西,攻下了甘州、合州、辛州、蛇州等州。战争结束后,他又跟随木华黎攻打益都,攻下了莱州、胶州、淄州等三十二座城池。
戊子年,他生病了,回到高州,最终去世了。死后,成吉思汗追赠他为推忠宣力保德功臣、太尉、开府仪同三司、上柱国,追封为兴国公,谥号武毅。他的儿子叫买奴。
我爸从小就带我练兵打仗,第一次见到太祖皇帝,他问我:“你年纪这么小,能继承你爸爸的爵位吗?” 我回答说:“虽然我年纪小,但国家的法律可没大小之分!” 皇帝觉得我的回答很不错,转头对身边的人说:“这孩子真像他老子!” 然后就让我当了高州等地的达鲁花赤,还兼任征行万户。
庚寅年,皇上命令我攻打高丽的花凉城,监军张翼和刘霸都战死了。我当时气愤地说:“两位将军战死沙场,我不能独自苟活!” 立刻冲出去作战,打败了敌人,杀了敌人的主将,还安抚了当地百姓。接着又攻打开州,开州的将领金沙密顽强抵抗,结果被我活捉了。城里的人把小孩、女人还有金银财宝都拿出来献给我,但我都没要。最后,我一口气拿下龙州、宣州、云州、泰州等十四座城池。癸巳年,我又跟随诸王和赤台一起征讨女真万奴部,立下了战功,不久后就被召回了。
兴州的赵祚造反了,土豪杨买驴等人也跟着起事。皇上命令我跟着亲王察合台一起带兵去讨伐。我们杀了叛军将领董蛮等人,把杨买驴围困在一个险峻的山寨里,三个月都没能攻下来。 我让勇敢的士兵刘五儿,从山寨北边的小路爬上一棵大树,用绳子偷偷地把一百名士兵拉上山寨,直接冲进去抢了山寨,杨买驴跳崖自杀了,其余的叛军也都被平定了。
太宗皇帝即位后,表彰我的功劳,赏赐了我金鞍良马。乙未年,我跟随军队征讨高丽,攻入高丽的王京,还拿下了西京,然后才回来。皇上赏赐我金锁甲,还让我当了镇国上将军、征东大元帅,还给了我金符。 我又一次奉命出征高丽,准备出发的时候,因为生病去世了,那年我四十岁。 死后,皇上追封我为推诚效义功臣、荣禄大夫、平章政事,追封为兴国公,谥号显懿。我的儿子叫元臣。
元臣,小名叫哈剌哈孙,十六岁就进了宫里当侍卫,举止言谈都特别得体。世祖皇帝对丞相和鲁火孙说:“这孩子是将门之后,可不是一般人啊!” 于是就让他当了怯薛(皇帝的亲卫军)的必阇赤(百户长),继承了他父亲的军职。
后来跟着军队去打南宋,攻打淮西,驻守清口,攻下瓜洲、通州和泰州,立下了不少战功。到了至元十二年,跟着丞相伯颜平定了南宋,升官为武义将军、中卫亲军总管,还被赐予了金虎符,那可是身份的象征啊!十四年,只儿瓦台造反,包围了应昌府,当时皇女鲁国公主也在城里。元臣带着他的军队火速赶去救援,打败了只儿瓦台,一直追到鱼儿泺才把他抓获。公主赏赐了他很多东西,还请求皇上让元臣暂时留在应昌镇守,稳定那里的局势。他在应昌待了一年,才被召回京城,升官为明威将军、后卫亲军副都指挥使,然后又回到应昌继续镇守。三年后,他又被召回京城,官职又升了一级,成了昭勇大将军。
至元十九年,皇帝想把一个权臣家里的女人赏赐给他,元臣拒绝了,说:“我家世代清白,不敢玷污门风。”皇帝听了非常感动和赞赏。至元二十二年,他又升为昭毅大将军,还担任了江淮行枢密院同佥。行院撤销后,他就回到高州。后来皇帝御驾亲征乃颜,元臣带着五十个家丁赶到行在(皇帝的行宫),主动请缨要冲锋陷阵。八年后,他又调任湖广行枢密院同佥。当时溪洞地区的施州、容州等地蛮族作乱,元臣亲自带兵进入他们的地盘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告诉他们造反的下场,最终贼首鲁万丑投降了。至元三十年,元臣在任上去世。朝廷追赠他为安远功臣、龙虎卫上将军、同知枢密院事,追封为兴国公,谥号忠靖。他的儿子迪,后来当上了中奉大夫、湖广宣慰使都元帅。
耶律秃花,是契丹人,祖祖辈辈都住在桓州。辽太祖的时候,他带着大家投奔了辽朝。
大军打进金国的地界,他当向导,帮着抓了不少金国的马。后来,他跟着太祖皇帝一起在班术河喝过酒。参与了对金国的战争,大败了金国的忽察虎军队。他还跟着木华黎收复了山东、河北,立下了大功,被封为太傅、总领也可那延,还被封为濮国公,赏赐了虎符、银印,每年还给三百六十匹锦缎。他统领着万户长紥剌儿、刘黑马、史天泽一起攻打金国,最后死在了西河州。
他儿子耶律朱哥继承了他的爵位,继续统领着刘黑马等七万户人家,和都元帅塔海绀卜一起征讨四川,结果在军中去世了。他儿子耶律宝童继承爵位,但是因为生病,干不了活儿,于是耶律朱哥的弟弟耶律买住继承了爵位,耶律宝童则被任命为随路新军总管。耶律买住对宪宗皇帝说:“现在想要攻下西川下游的那些城池,必须先拿下成都,把它作为根据地,我请求去看看成都的地形。”皇帝同意了,他就带着军队去成都,攻打嘉定,还没攻下来就死了。
他儿子耶律忽林带继承了他的爵位,统领着军队,在成都建立了府衙,结果也在军中去世了。然后由他哥哥耶律百家奴继承爵位。从耶律朱哥到耶律百家奴,都继承了太傅、总领也可那延的爵位。
秃满答儿,是百家奴的弟弟,忽林带的哥哥,平时就留在京城当侍卫。后来百家奴交出了兵权,去做别的官了,就让秃满答儿接替他,当了成都的管军万户,也就是成都的军事长官。
元至元十一年,他跟着忽敦去攻打嘉定,修建了平康寨来防守。第二年,他又跟着汪田哥去攻打九顶山,打赢了,还杀了敌人的一个都统,嘉定也投降了。之后,他又跟着忽敦攻下了泸州、叙州等地,包围了重庆,还守卫着合江口,并且用船队堵住了龙门濠,切断了重庆的援兵。
元至元十三年,泸州又叛乱了,他又跟着汪田哥去攻打。重庆派兵来救泸州,结果被他们打败了,抓了七十个俘虏。泸州还是死守着不肯投降,秃满答儿就带兵在晚上偷袭,夺取了水城,然后继续进攻。第二天早上,他第一个冲进泸州城,攻破了泸州,杀了敌将王世昌和李都统。接着,他又跟着不花去围攻重庆,重庆守将张珏跟他们拼死抵抗,结果在城下被打败了,重庆也投降了。
皇上赏了他虎符,任命他为夔路招讨使,后来又升迁为四川东道宣慰使,还继续兼任夔路招讨使,之后又改任同佥四川等处行枢密院事,最后升迁为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左丞。等尚书省成立后,他又改任行尚书省左丞,后来又升任右丞,最后去世了。
忙古带,是宝童的儿子。元世祖的时候,皇帝赏赐给他金符,让他继承父亲的职位,做了随路新军总管,统领山西的两路新军。
跟着行省也速带儿去征讨蜀地以及思州、播州、建昌府等地的蛮夷,立下了功劳,升官做了万户。后来又跟着军队去攻打罗必甸,到了云南,皇上诏令他率领军队进入缅甸,迎接云南王回国。金齿、白衣、答奔等地的蛮族,经常埋伏在险要的地方设防,忙古带奋勇作战,打败了他们,前后打了十多次仗,一直打到缅甸边境,开辟了金齿道,护送云南王回国,之后升迁为副都元帅。
他还跟着诸王阿台去征讨交趾,到了白鹤江,和交趾的伪昭文王作战,缴获了他们的战船八十七艘。 又跟着云南王攻打罗必甸,打败了他们。元贞二十九年,他入朝觐见皇帝。
元成宗即位后,任命他为乌撒乌蒙等地的宣慰使,兼管一万户军队,后来又升迁为大理金齿等地的宣慰使都元帅。大德六年,乌撒、罗罗斯叛乱,云南行省命令他率领军队平叛,成功平定了叛乱。这件事上报朝廷后,皇帝赏赐给他三千贯钱、五十两银子、金鞍马具以及弓箭,来表彰他的功劳。
大德九年,他又讨伐了普安罗雄州的叛贼阿填,把阿填抓获并杀死了。之后,他被提升为骠骑卫上将军,遥授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左丞,继续担任大理金齿等地的宣慰使都元帅,最后死在了军中。至大四年,朝廷追赠他为龙虎卫上将军、平章政事,追封为濮国公,谥号威愍。他的儿子火你赤继承了他的万户职位。
王珣,字君宝,本来姓耶律,他们家在辽国是超级大族。金朝正隆年间快结束的时候,契丹人窝斡造反了,他爷爷带着他妈妈逃难到辽西,改姓王,就成了义州人。他爸爸叫王伯俊。他伯父王伯亨没有儿子,就把王珣当儿子养。王珣武功超群,骑马射箭样样精通,尤其擅长打马球。
三十多岁的时候,他遇到一个道士,道士对他说:“你长得这面相啊,将来会因为一匹青色的马而发达。”王珣当时根本不信。一年多以后,有人来卖一匹青马,王珣心里暗自高兴,心想:“莫非道士说的话要应验了?”于是他出高价买下了这匹马。后来他骑着这匹马打仗,进退自如,战无不胜。
他还曾在凌水边上捡到一把古刀,刀背上刻着:“举无不克,劝必成功。”他一直把这把刀带在身上,每次遇到危险,刀都会先发出响声,所以他每次打仗都赢。
一开始,河朔地区战乱不断,那些有实力的豪强们各自占据地盘,称霸一方。王珣感慨地说:“世道就是这样,大丈夫应该自己努力改变现状,否则就会被别人控制。”于是他召集了家乡父老乡亲,跟大家商量如何保护自己的亲人和族人。大家都同意他的想法,推举他当领导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他就聚集了十多万流离失所的百姓。
乙亥年,太师木华黎攻打奚霫地区,王珣带领着百姓们前去迎接。木华黎非常赏识他,就授予他元帅的职位,同时兼管义州和川州的政务。丙子年春天,张致在锦州称帝,暗中勾结开义州的杨伯杰等人来袭击义州。王珣带兵出战,杨伯杰见势不妙就逃跑了。这时,张致的侄子带着一千骑兵杀来,王珣挑选了十八名骑兵冲到敌人前面,同时命令左右两翼的军队夹击敌人。战斗中,一个士兵用枪刺伤了王珣,王珣挥刀砍死了那个士兵,敌人的队伍顿时溃散,王珣几乎缴获了所有敌人的战马。
正巧这时兴中也叛乱了,木华黎正围困兴中,就召集王珣率领全部军队前来支援。张致趁机窥探虚实,夜里偷袭了王珣的营地,王珣的家人全部遇害。兴中叛乱平定后,王珣无家可归,木华黎把他留在兴中,并派他的儿子荣祖快马加鞭向皇帝汇报此事。皇帝下旨说:“你们父子为朝廷效力,没想到却遭到张致的袭击。回去告诉你的父亲,好好安抚军队,从现在开始,要忍辱负重,积蓄力量,等到叛乱平定之后,张致的族人、城池、百姓,都交给你们管理,朕绝不会吝啬。并且免除你们五年的徭役和赋税,让你们父子世世代代做大官。”
后来,王珣跟随木华黎的军队重新收复了义州,抓住了杨伯杰等人并将他们处死。接着他们攻打锦州,张致的部将高益绑缚了张致的妻子儿女以及其他一千多名党羽投降。木华黎把这些人全部交给王珣处理,王珣只处死了张致一家,其余的人都释放了,然后才回到义州。
公元丁丑年,我被召进宫里,皇上很赏识我的功劳,赏赐了我金虎符,还提升我的官职为金紫光禄大夫、兵马都元帅,让我去辽东镇守,拥有便宜行事权,同时兼任义州、川州等地的节度使。我长得比较黑,大家都叫我“哈剌元帅”,“哈剌”在汉语里就是“黑”的意思。
后来,我跟着木华黎去山东打仗,打到满城的时候,皇上命令我回辽东镇守,还特意嘱咐我说:“那些新投降的人,仗着山海的险要地势,反复无常,不把他们全部杀掉,将来一定会发生变故。” 我回答说:“咱们大金朝在平定中原地区的时候,应该用恩信来团结百姓,如果投降的人都被杀了,以后谁还敢来投降呢?” 于是,我就回辽东了,让我的儿子荣祖代替我统领军队。
公元甲申年正月,我死了,享年四十八岁。我在任期间,施政简明易懂,赏罚分明,严惩强暴,安抚弱小,从不徇私枉法。我有四个儿子,长子荣祖继承了我的爵位。
荣祖,字敬先,是完颜珣的长子。他性格沉稳厚重,说话声音洪亮,就像铜钟一样,而且武力超群,厉害得很。他爹完颜珣一开始依附于木华黎,还把荣祖当人质送过去,后来才慢慢得到重用。他爹死后,荣祖继承了荣禄大夫、崇义军节度使、义州管内观察使这些官职。
后来,跟着嗣国王孛鲁进京朝见皇帝。皇帝听说他很勇猛,就选了三个大力士轮流和他摔跤,结果都被他轻易打倒了。皇帝想留他当侍卫,正巧这时候金国的平章政事葛不哥在辽东巡视,咸平路宣抚使蒲鲜万奴又在开元称帝造反,所以皇帝就让荣祖回去,协助撒里台去讨伐蒲鲜万奴。他们攻克了盖州、宣城等十多个城池,葛不哥逃跑后死了。金国的将领郭琛、完颜曳鲁马、赵遵、李高奴等人还坚守在石城,荣祖他们又攻克了石城,完颜曳鲁马战死,赵遵和李高奴投降了。
战役中俘虏了上千金兵,撒里台想把这些俘虏分给自己的士兵,但荣祖多次请求,把他们都释放了,让他们回家当老百姓。攻打方城的时候,荣祖派士兵贾实去挖地道攻城,结果城墙塌了,贾实被埋在下面了,大家都以为他死了,没人管他。荣祖说:“士兵为国捐躯是应该的,怎么能丢下他不管呢?”于是他亲自搬开石头把贾实救出来,贾实还活着!全军将士都很感动,都愿意为他效死。
后来有人告发义人怀有反叛之心,撒里台想把他们全部杀掉,荣祖立刻派人快马加鞭上奏朝廷为他们辩解,这才阻止了这场杀戮。己丑年,荣祖被授予北京等路征行万户的官职,还换了金虎符,这可是个很重要的象征。他参与了征讨高丽的战争,包围了高丽王京,高丽王抵挡不住,派他哥哥淮安公进贡求和。之后,荣祖又参与了讨伐蒲鲜万奴的战争,最终把蒲鲜万奴抓获。
赵祁在兴州叛乱,荣祖跟随诸王按只台平定了叛乱。赵祁的余党还在景州、蓟州一带烧杀抢掠,荣祖又跟随大将唐兀台去讨伐他们。出发前,荣祖说:“我们奉旨讨伐叛逆,怎么能滥杀无辜呢?应该只杀那些反抗我们的人。”大将唐兀台同意了他的说法,因此免去了很多人的死罪。
荣祖再次参与了征讨高丽的战争,攻破了十多个城池,高丽派王子綧来当人质。皇帝赏赐给他锦衣,表彰他的功劳。他还跟随诸王攻打三韩,攻克了天龙等地的许多城堡,他禁止士兵暴虐抢掠,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。攻破五里山城后,他请求主将饶恕城中百姓,然后又攻下了瓮子城、竹林寨、苦苫等几个岛屿。皇帝很赏识他的功劳,赏赐给他很多金银财宝,还把他的儿子提升为千户,并且赏赐他的部下。
后来,荣祖被调到高丽平壤镇守。皇帝派使者去告诉他:“高丽这个小国家依仗险要地势固守,就像釜底之鱼,迟早会自己灭亡。什么时候该缓和,什么时候该强硬,你应该仔细考虑。”荣祖于是招募当地百姓屯田戍守,开垦土地千里,控制了所有的岛屿和城垒。高丽派他们的世子倎来投降,倎后来被带到朝廷。
中统元年夏天,皇帝下诏书让荣祖进京。皇帝亲自安慰他,说:“你父子俩为国家辛勤操劳,忠诚始终如一啊!” 然后,皇帝提升荣祖为沿边招讨使,兼任北京等路征行万户,还赏赐给他宝鞍、弓箭。荣祖回到驻地后,因为生病去世了,享年六十五岁。
他留下了十三个儿子,其中七个比较出名:老大叫通,当上了兴中府尹;老几叫泰,担任权知义、锦、川等州总管;还有个儿子叫兴,是征东千户;遇,是襄阳路管军万户;达,是东京五处征行万户;廷,官至镇国上将军、中卫亲军都指挥使;最小的儿子璲,当上了江西湖东道提刑按察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