速不台,是蒙古兀良哈人。他祖上啊,以前在斡难河边打猎呢,碰上了成吉思汗他爷爷,也就是敦必乃皇帝,然后就认识了,关系处得挺好。到成吉思汗他爷爷那一辈,已经是五代人了。

他家祖上有个叫捍里必的,生了个儿子叫孛忽都,大家伙都叫他折里麻。这“折里麻”啊,翻译成咱们现在的话,就是说他这个人很有计谋。过了三代,到了他孙子合赤温,生了个儿子叫哈班。哈班有两个儿子,老大叫忽鲁浑,老二就是速不台,俩人从小就骁勇善战,骑马射箭特别厉害。

有一次,成吉思汗在班朱尼河驻扎的时候,哈班带着一群羊去进贡,半路上碰上强盗,给抓了。忽鲁浑和速不台紧跟着就赶来了,拿着枪就把强盗扎翻了,人马都倒下了,其他的强盗一看情况不对,撒腿就跑,他爹这才得救,羊也顺利送到了成吉思汗那儿。

忽鲁浑后来跟着成吉思汗当了百户,还参加了跟乃蛮部族首领在长城南边的战斗。忽鲁浑一箭射退了对方,乃蛮军溃不成军,逃到了阔赤檀山。

速不台一开始是作为人质侍奉皇帝,后来当上了百户。壬申年,他攻打金国的桓州,第一个冲上城墙,攻破了城池。皇帝赏赐了他满满一车金银财宝。

里吉部势力强大,不肯归顺朝廷。丙子年,皇帝在秃兀剌河的黑林召集诸将,问:“谁能帮我征讨里吉?”速不台主动请缨,皇帝很欣赏他的勇气,就答应了。他先派副将阿里出带领一百人先行侦察敌情,自己随后跟进。速不台嘱咐阿里出:“你只管过夜,一定要带上婴儿的用品,离开时再扔掉,让敌人以为你们是带着家眷逃跑的。”里吉部果然上当,以为是逃兵,放松了警惕。己卯年,大军到达蟾河,与里吉部遭遇,一场战斗就俘获了敌军两名将领,其余士兵全部投降。里吉部首领霍都逃往钦察,速不台紧追不舍,在玉峪与钦察军队交战,大获全胜。壬午年,皇帝征讨回回国,回回国王逃跑了。皇帝命令速不台和只别追击,追到灰里河,只别战败了,速不台在河东驻扎军队,命令士兵点燃三堆大火,以壮声势,回回国王趁夜逃跑了。

皇帝又命令速不台统领一万兵马,从不罕川经必里罕城追击回回国王。他们经过的地方都是缺水之地。过了不罕川后,速不台先派出一千人作为骑兵侦察,大军随后昼夜兼程追赶。追到的时候,回回国王已经逃入海中,没过多久就病死了。速不台他们获得了回回国王丢弃的许多珍宝,献给了皇帝。皇帝说:“速不台你浴血奋战,为国家立下了大功,朕非常高兴!”又赏赐了他大珍珠和银罂。癸未年,速不台上奏,请求讨伐钦察。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。于是,他率兵绕过宽定吉思海,迂回前进,到达太和岭,凿石开路,出其不意地袭击了钦察军队。到达不租河时,正好遇到钦察酋长玉里吉和塔塔哈儿正在集结军队,速不台立刻下令进攻,钦察军队溃不成军。一支箭射中了玉里吉的儿子,他逃进了树林,他的奴隶来告密,于是被抓获,其余人全部投降,速不台收复了他们的领地。

他又到达阿里吉河,与斡罗思部的大、小密赤思老遭遇,一场战斗就将其击败,又攻取了阿速部,然后班师回朝。钦察的奴隶来告密,说出了他们主人的下落,速不台把他们都释放了,让他们做了平民。回朝后,速不台把这件事禀告了皇帝。皇帝说:“奴隶不忠于他们的主人,又怎么会忠于别人呢?”于是下令杀了那些告密的奴隶。速不台又奏请,将里吉、乃蛮、怯烈、杭斤、钦察等部编成一个千户,皇帝准许了他的请求。他还攻取了也迷里霍只部,获得了一万匹战马献给皇帝。皇帝想要征讨河西,考虑到速不台多年在外征战,父母可能思念他,就让他回家探亲。速不台奏请,愿意随军西征。皇帝就命令他率军渡过大沙漠。丙戌年,他攻下了撒里畏吾、特勤、赤闵等部,以及德顺、镇戎、兰、会、洮、河诸州,获得了五千匹母马,全部献给了朝廷。丁亥年,他听到太祖皇帝去世的消息,就回朝了。

己丑年,太宗皇帝即位,将秃灭干公主嫁给了他。后来,他跟随皇帝攻打潼关,军队战败,皇帝责备了他。睿宗皇帝当时还在藩邸,他说战争胜负乃兵家常事,请速不台再立功自效。于是,皇帝命令速不台率兵协助睿宗治理河南。行军途中,在牛头关遭遇了金将合达率领的数十万步骑军队。睿宗皇帝询问速不台作战策略,速不台说:“城里的人受不了劳苦,我们多次挑战他们,让他们疲惫不堪,然后才能战胜他们。”军队集结在三峰山,金兵多次包围他们。这时,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雪,金兵士兵冻死饿死,速不台的军队乘机进攻,几乎全歼了金兵。从此以后,金军再也不敢轻举妄动。壬辰年夏天,睿宗皇帝驻扎在官山,留下速不台统领各路军队包围汴梁。癸巳年,金国皇帝渡过黄河逃跑,被速不台在黄龙冈追上,斩首万余级。金国皇帝又逃到归德府,不久又逃到蔡州。汴梁城投降,速不台俘获了金国的后妃和许多珍宝献给皇帝,然后包围了蔡州。甲午年,蔡州城破,金国皇帝自焚而死。

当时汴梁遭受战乱已久,又加上歉收,百姓相食,速不台下令允许百姓北渡,寻找食物。乙未年,太宗皇帝命令诸王拔都西征八赤蛮,并且说:“听说八赤蛮很勇敢,速不台也很勇敢,他能战胜他们。”于是任命速不台为先锋,与八赤蛮作战。后来又命令速不台统领大军,在宽田吉思海俘获了八赤蛮的妻儿。八赤蛮听说速不台来了,非常害怕,逃到了海里。辛丑年,太宗皇帝命令诸王拔都等讨伐兀鲁思部首领也烈班,结果被也烈班打败,包围了秃里思哥城,久攻不下。拔都奏请派速不台督战,速不台挑选了哈必赤军怯怜口等五十人前往,一场战斗就俘获了也烈班。然后攻打秃里思哥城,三天就攻破了,收复了兀鲁思部全部领地,然后班师回朝。

他们经过哈咂里山,攻打马札儿部首领怯怜。速不台担任先锋,与诸王拔都、吁里兀、昔班、哈丹五路大军同时进攻。大家都说:“怯怜军势很强,不能轻举妄动。”速不台想出了一个奇策,诱敌深入到漷宁河。诸王军队在上游,水浅,马可以涉水通过,中间还有一座桥。下游水深,速不台想要扎筏子潜渡,绕到敌军背后。还没来得及渡河,诸王军队就先涉水与敌军交战了。拔都军队争夺桥梁,反而被敌军乘虚而入,损失了三十名士兵,还阵亡了一名将领八哈秃。渡河后,诸王看到敌军人数众多,想要速不台撤退,再从长计议。速不台说:“诸位王子想回去就回去,我不到达秃纳河马茶城,绝不撤退!”

兀良合台一开始跟着忽必烈(太祖)做事。那时候元宪宗还小,还是皇孙呢,因为兀良合台家族世代都是功臣,所以就让他来照顾宪宗。宪宗还在藩邸的时候,兀良合台就负责他的安全保卫工作了。癸巳年(公元1263年),他跟着元定宗去征讨女真,在辽东打败了万奴部。后来又跟着诸王拔都去征讨钦察、兀鲁思、阿速、孛烈儿等部族。丙午年(公元1266年),他又跟着拔都去讨伐孛烈儿乃、捏迷思部,把他们平定了。己酉年(公元1269年),元定宗去世了。拔都和宗室大臣们商议立谁为皇帝,这事儿拖了很久都没决定下来。

四月,诸王开会,定宗的皇后问大家应该立谁,大家都慌了神,谁也不敢说话。兀良合台说:“这事儿早就决定好了,不能再改了!”拔都也说:“兀良合台说得对!”就这样,事情定下来了。宪宗登基的第二年,元世祖派他弟弟统兵去征讨西南的乌蛮、白蛮、鬼蛮等国,让兀良合台担任军事总督。那个鬼蛮,就是赤秃哥国。癸丑年(公元1273年)秋天,大军从旦当岭进入云南境内。摩些二部的首领唆火脱因、塔裹马来投降,大军一直打到了金沙江。兀良合台分兵攻打察罕章,那是白蛮的地盘,沿途的寨子都被一个一个攻下来了。

只有阿塔剌占据的半空和寨,依山傍水,非常坚固,一时半会儿攻不下来。有人去侦察,说应该先切断他们的水源。兀良合台就带着精兵强将,架起炮攻打。阿塔剌派人来抵抗,兀良合台派他儿子阿术迎战,寨子里的兵都逃跑了。于是,阿塔剌的弟弟阿叔的城池也被攻破了。大军继续前进,攻下龙首关,护送世祖进入大理国城。甲寅年(公元1274年)秋天,他又分兵攻打附都善阐,接着攻打合剌章水城,把那里的人杀光了。合剌章,那是乌蛮的地盘。之前,罗部府的大酋长高升集合各部兵力抵抗,在大破他们于洟可浪山下,然后继续前进,到达了乌蛮的都城押赤城。这座城靠近滇池,三面环水,地势险要,非常坚固。

他们挑选精兵强将用炮轰击北门,又放火攻城,但都没成功。于是,就使劲擂鼓呐喊,一会儿进攻,一会儿停止,让敌人摸不着头脑,这样持续了七天,等到敌人疲惫不堪的时候,夜里五更,兀良合台派他儿子阿术率领精兵偷袭,一阵乱砍,敌人大败。到了昆泽,活捉了国王段兴智和他的将领马合剌昔,献给了朝廷。剩下的那些依山傍水躲藏的人,兀良合台就命令将领也里、脱伯、押真从右翼进攻,护尉从左翼进攻,约定三天后里应外合。等到包围圈合拢,兀良合台和阿术带着二百个善于射箭的骑兵,约定三天后四面进攻。兀良合台冲锋陷阵,英勇作战,又攻克了纤寨。

到了乾德哥城,兀良合台生病了,就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了阿术。在城外架起炮,用草填满护城河,大军刚刚集结完毕,阿术已经率领部队攻上了城墙,城池很快就被攻破了。乙卯年(公元1275年),攻克了不花合因、阿合阿因等城,阿术总是第一个冲上城墙,一口气拿下了三座城池。又攻打赤秃哥山寨,阿术沿着山路作战,攻下了山寨。乘胜追击,攻破了鲁厮国的塔浑城,又攻下了忽兰城。鲁鲁厮国害怕了,请求投降。阿伯国有四万兵力,不肯投降,阿术攻打进去,占领了他们的城池,全国都请求投降了。又攻打阿鲁山寨,攻克了阿鲁城。然后搜捕那些没有投降的人,在合打台山遇到了赤秃哥的军队,追到悬崖边,把他们全部杀死了。从出兵到此时,一共两年时间,平定了大理的五城八府四郡,以及乌蛮、白蛮等三十七个部族。大军所到之处,没有不投降的。

丙辰年(公元1276年),征讨白蛮国、波丽国,阿术活捉了他们的骁将,献俘朝廷。朝廷下令让他自行选择道路,和铁哥带儿的军队会合,然后从乌蒙出发,前往泸江,攻克了秃剌蛮的三座城池,打败了宋将张都统率领的三万军队,在马湖江夺取了他们的二百艘船只,斩获无数。于是打通了前往嘉定、重庆的道路,到达合州,渡过蜀江,和铁哥带儿会合。丁巳年(公元1277年),云南平定,兀良合台派人向朝廷报捷,并且请求按照汉朝的制度,把西南夷都改为郡县,朝廷同意了。朝廷赏赐他白银五千两,彩币二万四千匹,授予他银印,加封为大元帅。他回到大理,然后经过六盘山到达临洮府,和大军会合。一个月后,他又西征乌蛮。

秋天九月,派人招降交趾,没有得到回应。冬天十月,进兵压境。交趾国王陈日煚,在江对面摆开了盛大的阵势,有象兵、骑兵和步兵。兀良合台把军队分成三队渡江,彻彻都率领军队从下游先渡江,兀良合台自己居中,驸马怀都和阿术殿后。兀良合台还给彻彻都制定了作战策略:“你的军队渡过江后,不要和他们作战,他们一定会来攻击我们,驸马断后,你伺机夺取他们的船只。如果蛮兵溃败,到了江边没有船,就一定会被我们抓住。”军队刚刚上岸,彻彻都就违抗命令和敌人作战了,虽然蛮兵大败,但还是乘船逃跑了。兀良合台大怒:“先锋违抗我的命令,军队有军法!”彻彻都害怕了,喝药自杀了。兀良合台进入交趾,打算长期驻扎,军纪严明,秋毫无犯。七天后,陈日煚请求内附,于是设宴犒劳将士。然后军队回到柙赤城。

戊午年(公元1278年),兀良合台率兵进入宋境,当地气候炎热潮湿,士兵都生病了,遇到敌人稍微一抵抗就后退,死了四个士兵。阿术又回去作战,俘虏了

话说有个叫按竺迩的人,是雍古氏的后代。他祖上住在云中塞外,他爹叫黑旦,在金朝当牧场管理员。辛未年,他爹赶着牧马去见成吉思汗,然后就结束了他当官的生涯。按竺迩小时候是在外祖父术要甲家里长大的,后来不知道怎么传的,就被人误以为是赵家人,所以就跟着姓了赵。他十四岁的时候,被分到了察合台皇子手下做事。有一次跟着皇子去打猎,他射死了好几只麋鹿,突然窜出来两只老虎,他也照样射死了。因为他箭法好,皇子对他特别赏识。甲戌年,成吉思汗西征,攻打寻思干、阿里麻里等国家,按竺迩立了功,被封为千户。丁亥年,他又跟着去攻打积石州,他第一个冲上城墙,把城池攻下来了。后来又围攻河州,砍了四十个敌人的脑袋。攻下临洮后,又攻打德顺,砍了上百个敌人的脑袋。攻打巩昌后,军队就驻扎在了秦州。

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,尊称察合台为皇兄,任命按竺迩为元帅。戊子年(公元628年),他派兵驻守删丹州,从火郭煌(地名,今甘肃省境内)修建驿站一直通到玉关,打通了西域的通道,并且平定了关陇地区。

辛卯年(公元628年),军队包围了凤翔。按竺迩将军分兵攻打凤翔城的西南角。城上的石头像雨点一样往下砸,按竺迩选出敢死队,第一个冲上城头,攻破了城池,还斩杀了金国的将领刘兴哥。之后,又分兵攻打西和州。宋朝的将领强俊率领几万大军,坚守城池,烧毁田地,企图用拖延时间来消耗唐军的实力。按竺迩率领敢死队在城下破口大骂,向强俊挑战。强俊气急败坏,带兵出城迎战。按竺迩假装逃跑,强俊追了上去,结果按竺迩用奇兵夺取了西和州。唐军埋伏的士兵截住了强俊的退路,双方激战几十里,斩杀了数千敌军,活捉了强俊。剩下的敌军退守仇池,唐军又攻克了仇池。接着又攻占了平凉,庆阳、邠州、原州、宁州都投降了。

泾州又叛乱了,杀了守将郭元恕。大家建议把泾州城里的人全部杀掉,以儆效尤。但是按竺迩只杀了为首的叛乱分子。军队回到原州后,很多投降的百姓丢下老人孩子,夜里偷偷逃跑了。大家说:“这些人肯定还会叛乱,应该把他们都杀了,警告其他人。”按竺迩说:“他们只是害怕我们把他们迁徙到北方去。”于是派人去告诉他们:“如果你们逃跑,我们就按照军法处置,你们的父母妻子都会被杀。你们要是回来,就保证你们平安无事。明年春天草长莺飞的时候,你们准备好牛酒,在州城迎接我们的军队。”百姓们都纷纷返回了。

豪强陈苟聚集了几千人在新寨等山洞里秘密策划叛乱。大家建议用火攻。按竺迩说:“先劝降,如果劝降不成,再攻打也不迟。”于是他就带着几个人骑马来到寨子,放下弓箭,召见陈苟,并折断箭枝与他盟誓。陈苟立刻带领众人下跪,感谢按竺迩的宽大,都投降了。

金兵把守着潼关,我们攻打他们,在扇车回发生战斗,但没能拿下。皇上把军队分成几路,从山南进入金国的境内,按竺迩担任先锋,目标是散关。宋军之前已经烧毁了栈道,我们又从两当县绕道鱼关,军队到达沔州。宋朝的制置使桂如渊镇守兴元。按竺迩向桂如渊请求借道,说:“宋朝和金国仇恨已久,为什么不抓住这次机会,和我军一起消灭金国,洗刷国耻呢?现在我想借道南郑,经由金州、洋州到达唐州、邓州,与大军会合消灭金国,这不仅对我们有利,对宋朝也有利啊!”桂如渊估计我们大军压境,不会轻易退兵,于是派人引导我们的军队从武休关东进邓州,然后西攻破小关。金兵大吃一惊,以为我们的军队是从天而降。金国的平章完颜合达、枢密使移剌蒲阿率领十七个都尉,几十万大军,在邓州与我们对峙。我们的军队没有和他们正面交战,直接奔向钧州,和亲王按赤台等人的军队会合,在三峰山下列阵。

正好赶上大雪,金兵的队伍被大雪阻碍,阵型散乱。按竺迩首先率领精锐部队迎战,其他部队乘胜追击,金军溃败。癸巳日,金主逃往蔡州。十二月,我们开始围攻蔡州。甲午日,金国灭亡。一开始,金将郭斌从凤翔突围而出,保住了金州、兰州、定州、会州四州。这时皇上命令按竺迩去夺回这四州,我们包围了郭斌在会州。郭斌的军队粮草耗尽,准备逃跑,结果在城门被我们打败。军队进入城内巷战,死伤很多。郭斌用剑把他的妻儿聚集在一间屋子里,放火烧死了他们。之后,他自己也投身火海自尽了。有个女奴从火中抱着孩子跑出来,哭着把孩子交给别人说:“将军尽忠报国,却不能留下后代,这是他的孩子,请您可怜可怜他,收养他吧!”说完,她也跳回火里自杀了。按竺迩听到后很感动,下令保护这个孤儿。于是我们平定了四州。

金将汪世显镇守巩州,皇子阔端围攻巩州,久攻不下。于是派按竺迩等人去招降他,汪世显率领部下投降。皇上哥哥很欣赏他的才能和勇气,赏赐了他很多东西,赐名拔都,并任命他为征行大元帅。

丙申年,咱们的大军攻打蜀地,皇子从大散关出发,还分兵让宗王穆直他们从阴平郡出发,约定在成都汇合。按竺迩带着炮兵打头阵,先攻破了宕昌,又打残了阶州。攻打文州的时候,守将刘禄死守了几个月都没拿下。后来探子打听到城里没水井,按竺迩就断了他们的水源,带着敢死队爬城墙,杀了几十个守城的士兵,然后就攻下了文州,刘禄也战死了。接着,按竺迩又招降了吐蕃酋长勘拖孟迦等十个部落,还赏赐他们银牌。之后又攻下了龙州,跟从大散关出发的军队会合,一起攻克了成都。可是大军刚撤,成都又反叛了。

丁酉年,按竺迩跟宗王说:“陇州刚平定,人心还不稳定,西汉阳地处陇蜀要道,宋朝和吐蕃很容易从这里入侵,应该派个厉害的将领去镇守。”宗王说:“平定叛乱,抵御敌人,这是上上策啊,不过除了你,我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。”于是就拨给他五个蒙古千户,归他指挥。按竺迩就派侯和尚去沔州石门驻守,派术鲁去阶州两水驻守,加强哨卡,严密巡逻,西南各州都不敢轻举妄动。

戊戌年,按竺迩跟着元帅塔海一起率领各路军队攻打蜀地,攻克了隆庆。己亥年,攻打重庆。庚子年,又去攻打万州。宋军用几百艘战船逆流而上迎战。按竺迩就顺着水流,率领精兵,用大木筏和皮革做的船只穿插在宋军的船队中间,用弓箭两面夹击,宋军抵挡不住,在夔门被打败了。辛丑年,攻打西川,攻破了二十多座城池。成都守将田显开了北门投降。宋朝的制置使陈隆之逃跑,结果被抓了,押送到汉州,用来劝降守将王夔。王夔不肯投降,于是继续攻打他。王夔半夜里用火牛冲阵,突围逃跑了,陈隆之被杀了。

壬寅年,大军攻克了遂宁、泸州、叙州等地。癸卯年,攻克了资州。庚戌年,按竺迩安抚了泾州和邠州。宋朝制置使余玠攻打兴元,文州投降的将领王德新趁机从阶州叛乱,抓了扈、牛两位镇将,带着一千多人逃到江油。朝廷召按竺迩回原驻地。按竺迩派兵直捣江油,夺回了扈、牛二人。

1264年,忽必烈当了皇帝,结果有些亲王心里不踏实,想搞事情,他们手下的将领阿蓝答儿和浑都海就占据了关中和陇右地区。当时按竺迩年纪大了,就把军队交给了他儿子。忽必烈就派宗王哈丹、哈必赤、阿曷马去讨伐他们。按竺迩说:“现在朝廷内部正乱着呢,关中和陇右地区都被他们搞得一团糟,我们这些当臣子的哪能安心睡觉啊?我虽然老了,还能打仗!”于是他就带兵出发,在删丹耀碑谷跟阿曷马会合,一起跟叛军打仗。正好赶上刮大风,天都黑了,打到下午,把叛军打得大败,杀了好多人,具体多少也数不清了。按竺迩和总帅汪良臣一起抓住了阿蓝答儿、浑都海等人。胜利的消息传到忽必烈那儿,皇帝就给他写了封表彰信,还赏赐了他弓箭和锦衣。四年后,按竺迩去世了,享年69岁。1314年,追封他为“推忠佐运功臣、太保、仪同三司、上柱国”,封为秦国公,谥号武宣。

按竺迩有十个儿子,其中彻理和国宝最有名。彻理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,当上了元帅。某年(丁巳年),他跟着他父亲一起攻打泸州,降服了宋将刘整。宋将姚德壁在云顶山据守,第二年(戊午年),大军包围了云顶山。彻理率领部队从水门攻城,攻破了城墙,姚德壁投降了。后来彻理因为生病,身体不行了,就去世了。

话说有个国宝,字黑梓,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练剑看书,性格洒脱,讲义气,而且很有计谋。他爹是元帅,军中的事情都交给国宝打理,所以他打仗总是很顺利。有一次攻打重庆,他成功降服了宋朝的都统张实,还顺带把合州给抢过来了。元世祖中统元年,他又参加了攻打阿蓝答儿的战役,立下了功劳。

后来,阿蓝答儿手下的叛将火都占据了吐蕃的点西岭。国宝临时代理元帅的职务,去讨伐他。大家都想赶紧打仗,但国宝说:“这可是穷途末路的敌人,咱们应该稳扎稳打,用计策来击败他。”于是,他带领精锐部队偷袭了火都的后方。火都想要往西逃,国宝却占据了险要的地形,火都来挑战,国宝就收兵固守。双方僵持了两个月,国宝突然派兵出其不意,活捉并杀死了火都。捷报传到朝廷,皇上赏赐了他弓箭和金帛。

之前,按竺迩告老还乡了,朝廷命令彻理接替他的职位,继续带兵征讨。可是彻理因为生病,没法处理军务。这时,国宝对他的兄弟们说:“咱们祖上曾经在西边打仗,立下了赫赫战功,虽然关中地区安定了,但西边的戎狄还没完全平定,这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啊!”于是,他派谢鼎和弟弟国能带着金银财宝去劝降吐蕃,吐蕃酋长勘陀孟迦最终同意跟随国宝去朝见皇帝。

国宝向皇帝建议说:“文州地势险要,扼守着庸州和蜀地,还能抵御吐蕃的入侵,应该在文州修筑城池,驻扎军队。”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,授予国宝三品官印,任命他为蒙古汉军元帅,兼任文州吐蕃万户府达鲁花赤,还和勘陀孟迦一起被赐予了金符。当时,扶州的一些羌族部落还没归顺朝廷,国宝展现了朝廷的威严,于是呵哩禅波哩揭等酋长都来投降,跟着国宝一起进京朝见皇帝。国宝还把当地山川形势的地图献给了皇帝。皇帝任命呵哩禅波哩揭为万户,赐给他金虎符;其他酋长被封为千户,也都得到了金符。皇帝还赏赐了国宝很多金银财宝。国宝在文州当官期间,政绩很好。

元至元四年,国宝去世。到了延祐元年,朝廷追赠他推诚佐理功臣、光禄大夫、平章政事、柱国等官职,封他为梁国公,谥号忠定。

子世荣和世延兄弟俩,一开始,他们父亲国宝去世了,因为世荣年纪还小,皇帝就让他的弟弟国安继承了父亲的职位。国安继承了蒙古汉军元帅的职位,还兼任文州吐蕃万户府达鲁花赤。后来因为国宝生前在边疆立下大功,皇帝赏赐给他金虎符,并晋升他为昭勇大将军。十五年后,国安讨伐叛王吐鲁于六盘山,成功将其俘获,然后请求辞去官职,把职位让给他的哥哥世荣。皇帝说:“别人都争着要,你却主动让出来,这可以用来教化那些贪婪的人啊!”于是皇帝表彰了国安在六盘山的功劳,晋升他为昭毅大将军、招讨使。世荣继承了怀远大将军、蒙古汉军元帅的职位,还兼任文州吐蕃万户府达鲁花赤。后来因为屡立战功,他又被晋升为安远大将军、吐蕃宣慰使议事都元帅,并佩带三珠虎符。世延呢,当上了中书平章政事。

畏答儿是忙兀人。他家祖上是剌真八都儿,有两个儿子,第二个儿子叫忙兀儿,从此就有了忙兀氏这个家族。畏答儿是忙兀儿的第六代孙。他和哥哥畏翼一起侍奉太祖。当时大畴势力很强大,畏翼率领部下投奔了大畴,畏答儿极力劝阻他,但劝不住,于是就追赶他,想让他回来,但畏翼还是不肯。没办法,畏答儿只好又回到太祖身边。太祖问他:“你哥哥都走了,你一个人留在这儿干嘛?”畏答儿一时不知道怎么解释,就拿起一支箭,折断它,然后发誓说:“如果我不忠于皇上,就让我像这支箭一样断掉!”太祖看出了他的诚意,就给他改名为薛禅,并和他结为兄弟,约定永远不背叛。薛禅,意思是聪明;按达,意思是结交的朋友不会轻易改变。

有一次,太祖和克烈王罕在哈剌真对峙,太祖的军队兵力不足,处于劣势。皇帝命令兀鲁率领一支军队先发起攻击,但是兀鲁的将领术彻台却迟迟不动,只是横着马鞭,也不回应命令。这时,畏答儿挺身而出,大声说:“我就像凿子,诸位将军就像斧头,凿子没有斧头帮忙,是凿不进去的。请让我先冲锋陷阵,诸位将军随后跟上,万一我不回来了,我还有三个儿子,请皇上为他们着想!”说完,他就冲进了敌阵,奋勇杀敌,打得敌人大败。一直到傍晚,他还追击敌人,直到皇帝下令才停止追击,这才返回。战斗中,他头部中箭,伤势很重。皇帝亲自为他敷药,把他留在自己的营帐里,一个月后,畏答儿不幸去世了,皇帝非常惋惜他。

话说王罕被灭了之后,皇帝觉得只里吉的儿子畏答儿特别能打仗,很可靠,就分给他一百户只里吉部族的百姓,并且规定他子子孙孙每年都能领到赏赐,永远不断。 皇帝还下令把忙兀部族逃散的人口都找回来。

太宗皇帝念着只里吉的功劳,又把北方一万户人家封给了他的儿子忙哥,让他当郡王。到了丙申年(公元1146年),忽都忽(一位官员)大量安置汉族百姓,把城邑分封给有功的臣子们。他给忙哥封了泰安州一万户百姓。皇帝觉得封的有点少,忽都忽就解释说:“臣下现在安排封赏,都是按照以前的人数多少来定的,忙哥以前才八百户呢!” 皇帝说:“不对,畏答儿虽然封的户数少,但是战功很大,应该增加封赏,封给他两万户,跟十个功臣一样多。那些当诸侯的,封的户数都跟他们的身份地位相符。”

这时候,兀鲁跳出来说:“忙哥以前的兵力还不到我的一半,现在封的却比我多!” 皇帝说:“你忘了你以前在战场上,拿着马鞭抽打马鬃的情景了吗?” 兀鲁一听,立马不敢说话了。 忙哥死后,他的孙子只里瓦、乞答,以及曾孙忽都忽、兀乃忽里、哈赤,都依次继承了郡王的爵位。

博罗欢,是畏答儿幼子的孙子,琐鲁火都的儿子。那时候,各个诸侯王和十个功臣都有各自的断事官,博罗欢十六岁的时候,就当上了自己部族的断事官。他跟着世祖皇帝去讨伐阿里不哥,立下了不少功劳,皇帝很高兴,赏了他四十匹马和很多金子。

中统三年,李璮造反了。皇帝命令博罗欢率领忙兀的军队包围济南,又派兵去攻打益都和莱州,全都平定了。后来,皇帝又让他去审理燕南地区的案件,他判案公正,处理得非常清楚明白,皇帝赏了他一件衣服。云南王忽哥赤的省臣宝合丁被人毒死了,事情败露后,中书省选了四个合适的人选来审理这个案子,但都被皇帝否决了。丞相阿合马推荐了博罗欢,皇帝同意了。博罗欢推辞说:“我并不怕死,只是我年纪轻轻,又不懂多少书,恐怕会办砸事情。”皇帝就让吏部尚书别帖木儿协助他。

还没到云南,宝合丁就偷偷地送来六籝金子,请求博罗欢不要追究此事。博罗欢考虑到宝合丁掌握着边境的军队,如果拒绝他,恐怕会出乱子,就假装答应说:“我的口袋装不下这么多,你暂且拿回去吧,等我取的时候再给你。”博罗欢到了云南之后,就彻底查清了这个案子,把毒死王爷的宝合丁处死了,并且把那六籝金子交还给了云南省。回京后觐见皇帝,皇帝看着阿合马说:“你推荐的人选真是不错啊!”又赏了他五十两黄金,还下令让忙兀军的大小事务都由博罗欢统管。 皇帝封他为昭勇大将军、右卫亲军都指挥使,在元大都负责右卫,在上都则兼管三个卫队。

皇上决定攻打南宋,于是任命他为金吾卫上将军、中书右丞。皇上命令把大军分成两路,一路由伯颜、阿术统领,一路由博罗欢统领。没过多久,他又兼任淮东都元帅,撤销了山东经略司,把山东经略司的军队全部编入他的麾下。

大军驻扎在下邳,他召集将领们商议说:“清河城虽然小,但是地势险要,而且和昭信、淮安、泗州互相犄角之势,一时半会儿不容易攻下。而海州、东海、石秋这三个城,距离这里有几百里远,肯定防备不严。我们可以把主力部队摆在这里迷惑敌人,然后用轻骑兵抄近路袭击那三个城,他们的守将肯定能抓到。”大军到达后,果然那三个城都轻易攻下了,清河城也投降了。

宋朝皇帝虽然已经投降了,但是淮东地区的其他城池还在抵抗。皇上命令博罗欢继续进攻,攻克了淮安南堡,又在白马湖和宝应打了胜仗,洗劫了高邮,从西小河进入漕河,占据了湾头,切断了通州、泰州的援军,最终攻下了扬州,淮东地区平定。皇上又加封他为桂阳、德庆二万一千户。

十四年,他奉命讨伐在应昌叛乱的只里斡台,平定了叛乱。皇上赏赐给他玉带和精美丝织品,并且让他和博罗一起担任枢密院事,拜他为中书右丞,让他在北京行省任职。没过多久,他又被召回朝廷。

当时江南地区刚刚归附,仍然有很多叛乱,皇上就下令招募那些愿意跟随大军征讨叛乱的百姓,让他们自己组成一支军队,听从他们自己首领的指挥,不用服从其他军队的调遣,还给他们发放和正规军一样的军旗和符节。

正巧这时博罗欢生病了,他就趁机附和枢密使董文忠的奏章说:“现在我们的疆土越来越广阔,军队也有百万之众,指挥调度都很方便,哪里还需要这些没有多大用处的乌合之众呢?他们一旦踏上南方的土地,就会抢掠百姓的财物,俘虏百姓的妻儿,这样只会加深仇恨,导致叛乱的人越来越多。”奏章呈上去后,皇上召见了他,让他坐下说话,皇上听后恍然大悟,于是批准了他的奏章。同时,常德地区也有人上奏说唐兀的一支军队在其境内残暴不仁,皇上就下令把他们斩首示众。所有招募的军队都被解散了。

十六年的时候,哈剌斯、博罗思、斡罗罕这几个部落互相不服管,皇上就让博罗欢去管他们。

十八年,皇上任命他当行省甘肃的中书右丞。二十年,他被封为御史大夫,负责御史台的事务,后来因为生病就回家休息了。 这时候,诸王乃颜造反了,皇上打算亲自带兵去征讨。博罗欢劝皇上说:“想当年太祖皇帝分封东边的诸侯,他们的领地和人口我都清楚,按二十份来算,乃颜占了九份,忙兀、兀鲁、紥剌儿、弘吉剌、亦其烈思这五个诸侯占了十一份。只要征调这五个诸侯的兵马就足够对付乃颜了,皇上何必亲自劳累呢?我现在病也差不多好了,请让我去东边征讨吧!”

皇上听了,就赏赐给他盔甲、弓箭、马鞍和马勒,让他统领五个诸侯的军队,去跟乃颜作战。结果打败了乃颜。 乃颜的同伙塔不带又带兵来阻击,赶上连日大雨,军队缺粮少食,很多将领都想撤退。博罗欢说:“现在双方军队面对面站着,怎么能先撤退呢?” 没过多久,塔不带就带兵撤退了。博罗欢立刻率领军队追击,连续作战两天,自己身上中了三箭,最终大获全胜,还斩杀了塔不带的驸马忽伦。 这时,太师月鲁那也率领大军赶来支援,于是彻底平定了乃颜的叛乱,还抓住了塔不带。

后来,乃颜的同伙哈丹又造反了,皇上命令博罗欢和诸侯王乃马带一起讨伐他。哈丹的骑兵突然杀到,博罗欢只带着三个骑兵逃跑,跑到一条很窄的沟边,沟大概只有两丈宽,追兵马上就要追上了,博罗欢策马一跃就跳了过去,而那三个骑兵都被追上了。大家都说这是神灵在帮助他。哈丹最后战死,他的儿子老的也在战场上被斩杀。 这来来回回的征战,一共持续了四年。 凯旋归来后,博罗欢献上了俘获的哈丹的两个妃子,皇上就赐给乃马带一个,赐给博罗欢一个。皇上把缴获的金银器皿陈列在延春阁,召集诸侯王和将领们来分赏。博罗欢推辞不要,皇上说:“你真是个能够谦让的人啊!” 于是又赏赐给他五百两金银器,以表彰他的功劳。

河南的宣慰使升任中书省平章政事,朝廷下令征收战马,但要避开功臣之家。博罗欢说:“我养的马很多啊,我管辖的地方有三千里,我不带头贡献战马,怎么号召百姓和官员呢?”于是,他主动献上了十八匹良马。汴南好几个州,都被洪水淹没了,成了汪洋大海,博罗欢亲自去疏通河道,督促当地官员修缮堤坝。

元成宗即位后的第二年(至元三十一年),博罗欢被提升为陕西行中书省平章政事。还没等他上任,就被留在了河南镇守。后来他上朝,请求用泰安州缴纳的五户人家贡献的四千斤丝绸,换取内库的丝织品,分发给忙兀军。皇帝下令用车队把丝织品送到军营,还赏赐给他一百五十两银子。告辞的时候,皇帝对他说:“你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,世祖皇帝的教诲,你一定听过不少,应该更加谨慎小心地守护好自己。” 皇帝还把世祖皇帝曾经佩戴的弓箭和箭袋赏赐给了他。

过了一会儿,有近臣奏报说:“当年攻打宋朝的时候,右路军由伯颜和阿术统领,左路军由博罗欢统领。现在伯颜和阿术都分到了封地,而博罗欢却还没有,请皇上裁决。”皇帝说:“怎么这么久才说这事儿?难道他们不好意思自己请求吗?”于是,皇帝又额外封给博罗欢高邮五百户的土地。

大德元年,叛乱的王药木忽儿和兀鲁速不花归降了。博罗欢听说后,立刻派使者快马加鞭地向皇帝报告说:“这些王爷叛乱,都是因为他们父亲的原因,这些年轻人年纪轻轻的,什么也不懂。现在他们归降了,应该忘记他们以前的罪过,以此来劝诫那些还没归降的人。”皇帝非常赞同他的意见,赏赐给他金鞍马勒,并任命他为平章政事,前往湖广行省任职。后来,福建行省并入江浙行省,他又被任命为光禄大夫、上柱国、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。 他在任上一年多后去世,享年六十三岁。

博罗欢勇敢而且有谋略,打仗总是身先士卒,打仗获得的财物都分给将士们,所以将士们都为他卖命。平时,他总是为国家大事忧心忡忡,一听到有变故,就请求出征,直到事情解决才罢休。他的忠义真是出于天性啊!后来,朝廷追赠他为推忠宣力赞运功臣、太师、开府仪同三司、上柱国,并追封他为泰安王,谥号武穆。

话说这几个蒙古人,子浑都、伯都、野先帖木儿还有博罗,个个都是朝廷重臣。子浑都啊,官儿做到山东宣慰使,还被遥授了中书平章政事这么高的职位,那可是相当厉害。

野先帖木儿呢,在河南江北那一带当行中书省左丞相,官位也很高。他去世后,还追赠了开府仪同三司、翰林学士承旨的荣誉称号,这可是很高的荣誉了,说明他生前功劳很大。博罗就更厉害了,直接在陕西那一带当行中书省平章政事,也是位高权重。

野先帖木儿留下了两个儿子,一个叫尼摩星吉,继承了郡王的爵位;另一个叫亦思剌瓦性吉,当上了中政使,也是个大官。 所以你看,这几个家族,在元朝时期,那可是权倾朝野,地位显赫啊。

伯都从小就聪明过人,但他一点也不骄傲自满,家里虽然有背景,但他从不以此炫耀自己,从小就特别喜欢看书学习历史。元武宗大德五年,他被提升为江东道廉访副使,后来又当上了江南行台侍御史。没过多久,就被召回朝廷,担任枢密院佥事,还兼管着舍儿别赤(官职名)。到了至大二年,他又被外派到江南行台做御史中丞,之后又升迁为陕西行台御史大夫。到了延祐元年,他被任命为甘肃行省平章政事。

那时候米价飞涨,运送一石米要花掉二百缗钱,他认真研究制定了方案,最终节省了四百多万缗钱,从此各地的粮仓都装满了粮食。甘州气候寒冷,土地贫瘠,收成不好。百姓挨饿,他就开仓放粮救济;春天没钱买种子,他就借给他们。这样一来,军队的粮饷充足了,百姓也有饭吃了。皇上很高兴,赏赐给他猎鹰、盔甲、弓箭和五千缗钱作为奖励。

四年后,他又调任江浙行省平章政事,后来回到朝廷担任太子宾客。他上书皇帝,讲述古代圣王修身齐家的道理,皇帝很欣赏他的建议并采纳了。之后他又被任命为江南行台御史大夫。可是皇太后觉得东宫官员不应该外放,阻止了他赴任。于是,伯都就以生病为由辞官了,回到高邮老家居住。英宗皇帝即位后,再次任命他为江南行台御史大夫。伯都去朝见皇帝,仍然以生病为由坚决推辞。皇帝安慰了他很久,最后准许他拿着平章政事的俸禄在家养老,还赏赐了他十万缗钱。

因为伯都服药需要一种叫空青的药材,皇帝还派人到江南去寻找。伯都谢绝了,说:“我以前接受重任,心里就害怕自己做不好,现在我已经病倒了,怎么还敢贪图厚禄和重赏呢?” 他把朝廷给他的平章政事俸禄都交还给了官府。泰定元年,他回到京城,去世了。朝廷知道他生前清贫,赏赐给他二万五千贯钱。御史台又奏请追加赏赐三万五千贯,并且把伯都之前辞退的俸禄也一起还给他。可是他的妻子弘吉剌氏没有接受,她说:“当初伯都为朝廷效力,从不敢白拿俸禄。现在他已经去世了,如果我接受这些俸禄,就不是他的本意了。” 最终,她拒绝了朝廷的赏赐。伯都的儿子笃尔只,是将作院的判官。

抄思,是乃蛮族人,也叫答禄。他家祖上很厉害,泰阳是乃蛮部的首领,他爷爷叫曲书律,爸爸叫敞温。他爷爷曲书律因为太祖皇帝打仗,丢了地盘,他爸爸敞温就逃到契丹去了,最后死在那里。抄思小时候还小,就跟着他妈妈东躲西藏,最后回到了太祖皇帝身边,后来在皇宫里当差,伺候皇后。

抄思二十五岁的时候,就开始上战场打仗了,攻破了代州和石州,特别勇敢,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,一点都不怕危险。在雁门关打仗的时候,也连连获胜。后来太宗皇帝让睿宗皇帝去打金兵,抄思也跟着去了,冲锋陷阵,势不可挡。壬辰年,军队驻扎在钧州,金兵在三峰山扎营。抄思发现金兵的营地防御薄弱,就趁着夜色带领精锐骑兵偷袭,金兵措手不及,抄思乘胜追击,拿下三峰山。

睿宗皇帝把抄思的战功报告给了朝廷,皇上赏赐给他汤阴县黄招抚等一百一十七户人家。抄思死活不要。皇上又赏赐给他五十口人(男女各半),一套房子,还有金腰带、酒壶、酒杯。抄思还是推辞,最后没办法,才收下了。皇上封他为万户,让他和内侍胡都虎、留乞签一起,统领西京等地的军队,去征战和镇守随州。他还负责招募百姓,每千人设一名官员管理。

丁酉年秋天七月,奉命调动军队,他统领了西京、大名、滨州、棣州、怀州、孟州、真定府、河间府、邢州、名州、磁州、威州、新州、卫州、保州等地的四千六百多名士兵。后来他调到颍州驻扎,因为生病,就回大名府去了。戊申年正月,抄思去世了,享年四十四岁。他的儿子叫别的因。

别的因小时候,他爹抄思将军带兵去打金国,他和奶奶康里氏住在元朝皇宫里。戊申年(公元1318年),他爹抄思死了,他妈张氏把他接回了家。他奶奶康里氏也去世了。他妈张氏经常很认真地教导他说:“人要做到三点才能算得上是成人:知道敬畏才能成人,知道羞耻才能成人,知道生活的艰难才能成人。否则,就跟禽兽没什么两样。”别的因一直谨记着妈妈的教诲。

甲寅年(公元1324年),元世祖忽必烈把他的亲戚派去镇守黑水地区,还下令告诉察罕那颜,让别的因继承他爹抄思的职位,当副万户,镇守随州、颍州等地。丙辰年(公元1326年)的冬天,十二月的时候,元世祖再次下令,征讨的军队都得听别的因他们的指挥。别的因个子很高,七尺多,肩膀宽厚,力气很大,很擅长舞刀,尤其擅长骑射,士兵们都很敬畏他。

第二年,庚申年(公元1327年),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当皇帝了,对别的因更加信任和重用。癸亥年(公元1333年)正月,元世祖召他去行宫。冬十一月,别的因去行宫拜见元世祖,元世祖赏赐给他金符,任命他为寿州、颍州屯田府达鲁花赤。当时这两个州有很多荒地,还有老虎吃人,有个老百姓的老婆被老虎吃了,他来告状,别的因沉默了很久,说:“这个很容易解决。”然后他就让人做了个槛,设了个机关,把小羊羔绑在槛里引诱老虎。半夜,老虎果然来了,机关启动,老虎掉进了槛里,别的因就射死了老虎。从此以后,老虎伤人的事情就停止了。

至元十三年(公元1276年),别的因被封为明威将军、信阳府达鲁花赤,佩带金符。当时信阳也有很多老虎,别的因到信阳没多久,有一天,他把马鞍上的马毯子放在马鞍上出去打猎,命令手下放火烧山,老虎就跑出来了,别的因就用马毯子扔老虎,老虎扑向马毯子,在地上咆哮,别的因掉转马头,瞄准老虎射杀了它。十六年(公元1280年),别的因升任宣威将军、常德路副达鲁花赤。当时常德路的同知李明秀造反了,别的因请求只带几个人去招降他,直接到了叛军营地,叛军轻敌,没有防备。别的因向他们讲了朝廷的恩德,劝他们重新做人,李明秀本来就害怕别的因,于是就跟着他一起投降了。别的因把这件事上报朝廷,李明秀被处死了,叛乱平息了。

三十一年(公元1300年),别的因升任怀远大将军,调任池州路达鲁花赤。上任途中,路过颍上。颍上靠近荆山,经常有野猪出来糟蹋庄稼,老百姓没办法对付它们。听说别的因来了,老百姓都出来迎接,告诉他这件事。别的因说:“不用担心。”于是他就去了荆山,用狼牙箭射野猪,野猪跑了好多里地。大德十三年(公元1319年),别的因升任昭勇大将军、台州路达鲁花赤。最后,别的因去世了,享年八十一岁。

子不花,他在岭南广西道当肃政廉访司的官儿;文圭这个人,很有隐德,后来被追赠为秘书监著作郎;延寿呢,是汤阴县的达鲁花赤。孙守恭,还有他的曾孙与权,都读书考中了进士,很多人夸他们呢。

孙氏世居汤阴,本贯河南。高祖讳某,曾祖讳某,祖讳某,父讳某,皆不仕。守恭,字仲恭,为人端重,有志节。少孤,事母至孝。家贫力学,博览群书,尤精《春秋》。乡试第一,殿试及第,授官承务郎,历官至刑部员外郎。时值元末,天下大乱,守恭屡次上书言事,多被采纳,但朝廷昏庸,他也没法改变什么。

孙守恭的家在汤阴,祖籍是河南。他爷爷、曾爷爷、爷爷,还有他爸爸,都没做过官。孙守恭,字仲恭,为人正直稳重,很有节操。他从小就没了父亲,非常孝顺母亲。家里穷,但他努力学习,读了很多书,尤其精通《春秋》。乡试考了第一名,殿试也考中了,被授予承务郎的官职,后来做到刑部员外郎。赶上元朝末年,天下大乱,孙守恭多次上书给皇帝提建议,很多都被采纳了,可是朝廷昏庸无能,他也无力回天。

及至洪武初,授河南按察司佥事。时有奸猾豪强,怙势作恶,为民害。守恭持法不阿,严惩不贷,一时奸邪敛迹,百姓安居乐业。后以疾卒,赠朝议大夫。子与权,承其志,亦登进士第,官至户部郎中。

到了朱元璋洪武年间刚开始的时候,孙守恭被任命为河南按察司佥事。当时有一些奸诈凶恶的豪强,仗势欺人,作恶多端,祸害百姓。孙守恭执法公正,毫不偏袒,严厉惩治那些坏人,一时间奸邪之徒都收敛了,老百姓过上了安宁的生活。后来,孙守恭因为生病去世了,朝廷追赠他为朝议大夫。他的儿子孙与权,继承了父亲的志向,也考中了进士,做到户部郎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