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赛因不花,一开始叫杨汉英,字熙载,赛因不花是皇帝赐的名字。他祖上是太原人。唐朝末年,南诏入侵播州,他祖先杨端响应朝廷号召,带兵收复了播州,然后就世世代代当播州的官儿了。
从五代到宋朝,杨家一直世袭播州的官职,传到了杨昭这一代,杨昭没有儿子,就让族子继承了爵位。又过了八代,到了杨粲,杨粲生了杨价,杨价生了杨文,杨文生了杨邦宪,他们都在宋朝当官,都做过播州安抚使。元朝至元十三年,宋朝灭亡了,忽必烈皇帝下诏书招安他们,杨邦宪带着户籍资料归顺了元朝,被封为龙虎卫上将军、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、播州安抚使。杨邦宪四十三岁去世,死后被追封为推忠效顺功臣、平章政事,追封播国公,谥号惠敏。
杨汉英是杨邦宪的儿子,他五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。二十二岁那年,他母亲田氏带着他来到元朝的上京,去大安阁拜见忽必烈皇帝。皇帝把杨汉英叫到御榻前,仔细端详他的眼睛,还摸了摸他的头很久,然后对大臣说:“杨家母子孤儿寡母,千里迢迢来朝见我,我很同情他们。”于是,皇帝就让他继承他父亲的官职,还赐给他金虎符,并且赐名赛因不花。杨汉英告辞的时候,皇帝还下令中书省设宴款待他们,赏赐了金银财宝和丝绸,还给他的随从们也赏赐了东西。二十五岁那年,杨汉英再次进京朝见皇帝,那时他才十二岁,皇帝看他回答问题很聪明,连说了三次“好”。因为大臣们向皇帝汇报了杨汉英在边疆安抚百姓的事迹,皇帝更加赏识他。那一年,元朝把播州安抚司改成了宣抚司,任命他为宣抚使,不久又升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。
元成宗当了皇帝后,赛因不花两次进京朝见,皇上还追赠了他父母的谥号。大德五年,宋隆济和折节等人造反了,朝廷命令湖广行省平章刘二拔都和指挥使也先忽都鲁带兵,和赛因不花一起平叛。
大德六年秋天九月,军队开出边境,几次跟叛军交战,都打赢了。有一次驻扎在蹉泥,叛军的骑兵突然杀到,赛因不花冲锋陷阵,打头阵,大军随后跟上,叛军溃败,我们乘胜追击,杀敌无数,俘获的也数不清。后来阿苴投降了,笮笼也投降了,很多地方都纷纷表示臣服。
大德七年正月,军队驻扎在暮窝,叛军又聚集起来,我们在墨特川又跟他们打了一仗,彻底打败了他们。折节害怕了,请求投降,结果被杀了,宋隆济等人也被抓获处决,西南地区的叛乱全部平定。大德八年,赛因不花再次进京朝见,官职升为资德大夫。至大四年,他又被授予上护军,还被允许世袭这个官职。后来播南卢崩蛮入侵,朝廷命令赛因不花和恩州宣慰使田茂忠带兵去讨伐,结果赛因不花在军中因病去世,年仅四十岁。朝廷追赠他为推诚秉义功臣、银青荣禄大夫、平章政事、柱国,追封为播国公,谥号忠宣,他的儿子嘉贞继承了他的爵位。
鲜卑人仲吉,是中山人。乙亥年,元朝军队平定了中原,仲吉第一个率领滦州的军民向元朝投降,元太祖任命他为滦州节度使。后来他跟随阿术鲁南征,担任右副元帅,攻取了信安、关州等地,因为战功卓著,被赐予虎符,被任命为河北等路的汉军兵马都元帅。壬辰年,他又在平定蔡州的战役中立下大功,官职升为金吾卫上将军、兴平路都元帅、右监军、永安军节度使,还兼任滦州管内观察使、提举常平仓事,被封为开国侯,不久后去世。
他的儿子准,担任管军千户,跟随札剌台火儿赤东征高丽。中统元年,他被赐予金符,跟随元世祖征讨阿里不哥,因为战功受到重赏。中统三年,他又参加了征讨李璮的战役。至元十年,他被任命为侍卫亲军千户、昭武大将军、大都屯田万户,佩带虎符,后来去世了。
子诚袭,授宣武将军、高邮上万户府副万户,佩虎符,改授怀远大将军、佥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。领兵征爪哇,攻八百媳妇国,使广东,克勤于役,寻以疾卒。子忽笃土袭。
老子的儿子子诚继承了家业,被任命为宣武将军,高邮上万户府副万户,还配发了虎符。后来他又升职为怀远大将军,担任佥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的事务。他带兵去爪哇征战,还攻打过八百媳妇国,之后又到广东去办事,工作一直很勤奋。可惜后来生病去世了,他的儿子忽笃土继承了他的职位。
完颜石柱,祖德住,仕金为管军千户。父拿住,归太祖,从征西域、河西,又从太宗攻下凤翔、同州,有功,赐号八都儿,佩银符,为同州管民达鲁花赤,改赐金符,兼征行千户,总管八都军。宪宗以拿住年老,命石柱袭其职。
完颜石柱,他爷爷叫德住,在金朝当过管军千户。他爸爸叫拿住,投靠了元太祖,参加过西域和河西的征战,后来又跟着元太宗攻下了凤翔和同州,立下了不少功劳,被赐号“八都儿”,还配发了银符,被任命为同州的管民达鲁花赤。后来又改赐了金符,兼任征行千户,总管八都军。等到元宪宗的时候,因为拿住年纪大了,就让他的儿子石柱继承了他的职位。
己未,石柱从世祖征合剌章还,都元帅纽璘攻马湖江,石柱夺浮桥,与宋兵战,有功,赏白金七百五十两。军隆化县,与宋兵战,大败之。中统二年,授征行万户,佩金符。三年,从都元帅帖哥攻嘉定,有功,改赐金虎符。至元四年,败宋兵于九顶山,生获四十余人。五年,攻泸州之水寨,击五获寨,渡马湖江,迎击宋兵,败之。从行省也速带儿攻建都,建都降,从攻嘉定,复泸州,取重庆,石柱之功居多。十四年,迁昭勇大将军。十六年,授四川东道宣慰使。十七年,改镇国上将军、四川西道宣慰使,总管随路八都万户。二十年,拜四川行省参知政事,卒。弟真童,袭为随路八都万户。
己未年,石柱跟着元世祖征讨合剌章回来后,元朝大元帅纽璘攻打马湖江,石柱夺取了浮桥,跟宋军作战,立了功,赏赐了七百五十两白银。后来军队驻扎在隆化县,他又跟宋军打了一仗,大获全胜。中统二年,他被任命为征行万户,配发了金符。三年,他跟着大元帅帖哥攻打嘉定,再次立功,被改赐了金虎符。至元四年,他在九顶山打败了宋军,活捉了四十多人。五年,他攻打泸州的水寨,又攻克了五获寨,渡过马湖江,迎击宋军,再次打败了他们。他还跟着行省也速带儿攻打建都,建都城投降后,他又参与了攻打嘉定、收复泸州、攻取重庆的战役,其中石柱的功劳最大。十四年,他升迁为昭勇大将军。十六年,被任命为四川东道宣慰使。十七年,又改任镇国上将军,四川西道宣慰使,总管随路八都万户。二十年,被任命为四川行省参知政事,后来去世了。他的弟弟真童继承了他的职位,成为了随路八都万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