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晋亨,字进卿,是河北南宫人。他哥哥张颢,当时担任安武军节度使的副手,还管着枣强县的事儿。他带着冀州好几路兵马,投靠了当时的蒙古大将木华黎,后来张颢也跟着投降了。 木华黎就让张颢当了安武军节度使,后来张颢西征打仗,战死了。
戊寅年,也就是木华黎当权的时候,他下令让张晋亨继承他哥哥张颢的爵位。张晋亨这个人呢,喜欢看书学习,为人谨慎小心,做事非常细致,木华黎非常器重他,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。 后来木华黎征讨泽州和潞州,宋军的偏将李信和晁海相继投降了。张晋亨跟着一起,路上可真是历尽艰险,白天躲着,晚上赶路,才勉强躲过危险。
木华黎派他儿子去当人质,还让张晋亨跟着一起去。丁亥年,张晋亨跟着当时的国王孛罗去攻打益都,因为立了功,被升为昭毅大将军,当上了恩州刺史,还兼任行台马步军都总领,后来又升任镇国大将军。 木华黎征讨淮南、楚地和河南的时候,张晋亨都跟着一起去了。
甲午年,张晋亨跟着木华黎去朝见皇帝,被任命为东平路行军千户。 攻打安庆的时候,安庆守将逃跑了,张晋亨追上去打,斩杀了一百多敌军,俘虏更是数不清。攻打光州的定城,俘虏了十五个敌军将士。 又去攻打信阳,抓住了复州的将领金之才。攻打六安,也把六安城给拿下了。 总之,大小打了好多仗,张晋亨每次都立下大功。
晋亨他爹去世了,他儿子忠济接替他当了东平府知府。东平府的赋税收入比其他地方高出一倍不止,各种迎来送往、供奉开支、文书档案、诉讼案件,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。就这样,他兢兢业业干了七年,官吏们对他敬畏三分,百姓也安居乐业。
辛亥年,宪宗皇帝登基,忠济带着晋亨进京朝见。当时朝廷正推行包银制,讨论户税每户征收白银六两。很多地方长官都私下请求试行,晋亨当面批评他们说:“诸位担任官职是为了亲近百姓,难道连百姓的疾苦都不了解吗?现在皇上就在眼前,明知却不说出来,这是罪过!奉命回地方后,事情办不成,罪过又该如何承担呢?再说,各地土特产各不相同,应该根据当地特产征收赋税,这样百姓方便,也容易满足。非要强征白银,即使耗尽百姓家产,也未必能完成任务啊!”大臣们把晋亨的话报告给了皇帝。第二天,皇帝召见晋亨,他复述了之前的观点。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,免除了三分之一的户税,并且允许百姓用其他物品缴纳赋税,这便成了以后的定制。皇帝想赐给晋亨金虎符,晋亨推辞道:“虎符是国家的信物,是统领一方大员才能佩戴的,我只不过是忠济的部下,怎么能佩戴虎符呢?我不敢接受!”皇帝更加高兴,改赐给他御书和金符,并让他管辖一万户百姓。
中统三年,李璮叛乱,晋亨跟随严忠范在遥墙泺与叛军作战,取得了胜利,之后升任奥鲁万户。中统四年,朝廷授予他金虎符,让他统领本地的军队,担任万户,驻守宿州。他首先提出:“汴河两岸土地肥沃,人烟稀少,应该开垦屯田,以解决军队的粮食供应。”于是他分兵列营,按时耕种,挑选千夫长督促鼓励,一年后就取得了丰收,大家都得到了好处。至元八年,晋亨被任命为怀远大将军、淄莱路总管,不久又兼任军事要职。至元十一年,朝廷下令讨伐南宋,晋亨被选中,接到命令后立即出发,他说:“这是我报效国家的大好时机!”他率军从安庆渡江,丞相伯颜把他留下来镇守镇江,并让他兼管民政,以稳定局势为首要任务。他在焦山、瓜洲与敌军作战,都立下了战功。至元十三年,晋亨在任上去世。他的儿子叫好古。
话说有个叫信甫的人,字好古,从小就爱读书,文笔特别好,而且胸怀大志,又勇敢又有计谋。他爹叫晋亨,当时担任东平府知府。后来严忠济奉旨让好古代替他爹去宿州当兵。
戊午年,好古升职了,当上了行军千户。一次攻打樊城的时候,他被流矢射中了,但是一点都没退缩,继续战斗。主将很欣赏他的功劳,赏了他一百两银子。 战事结束后,他沿着泰兴、海门一路返回。 后来又攻打邵伯埭,成功拿下。之后又跟着大军去攻打鄂州。
中统元年,好古回到宿州,严忠济又让他兼任恩州刺史。上任后,他体察民情,整顿吏治,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。没过多久,他又被调到蕲县戍守。
后来李璮造反,占据了济南,宋军又来攻打蕲县。好古率兵迎战,但敌众我寡,最终战死沙场。 他爹晋亨当时正在济南军中,听到这个消息后,悲痛地哭着说:“我的儿子死得其所啊!” 好古的弟弟叫好义,后来在江淮地区也立下了不少功劳。
王珍,字国宝,是河南南乐人,祖祖辈辈都是农民。他为人慷慨,胸怀大志。金朝灭亡后,天下大乱,到处都是盗匪,南乐人杨铁枪就组织人马保护家乡。元太祖派兵攻打河朔地区,杨铁枪带兵支援,行营元帅按只任命王珍为军前都弹压。后来杨铁枪在和金军的战斗中牺牲了,大家推举苏椿接替他领导军队。
宋将彭义斌率领军队入侵大名府,苏椿战败投降了,彭义斌于是占据了大名府。王珍丢下家小,偷偷地回到军中。按只非常欣赏他的忠诚,对他更加器重,还认他做了义子。后来,元军迅速击败彭义斌,苏椿又向元朝投降,王珍的妻子儿女还在大名府,王珍对他们说:“我不是抛弃你们,只是不能因为私情而放弃报效国家的决心啊!”听到这话的人都赞叹不已。
王珍被授予镇国上将军、大名路治中、军前行元帅府事等职务。不久,因为攻下宁海、胙城有功,他被提升为辅国上将军,又授予统摄开封、曹州、滑州、浚州等地行元帅府事,兼任大名路安抚使。后来苏椿又想叛变投降金朝,王珍察觉到了,他和元帅梁仲先一起带兵攻打苏椿,苏椿打开南门逃跑了。“国王斡真授仲行省,珍骠骑卫上将军、同知大名府事、兼兵马都元帅”。
王珍跟随速不台经略河南,在郑州击败了金将武仙,又在萧县与金军作战,斩杀了金军的将领。不久,梁仲去世,国王任命梁仲的妻子冉氏代理行省事,王珍被任命为大名路尚书省下都元帅,统领他的军队。国用安占据了徐州和邳州,王珍跟随太赤和阿术鲁攻克了这两座城池,被授予同佥大名行省事。
后来,王珍随军征讨南宋,攻破了光州、枣阳、庐州、寿州、滁州等地,他总是身先士卒,屡立战功。在宋朝的五河口,王珍率领二十名死士夺取了这个要塞,宋军逃跑了,元军乘胜追击,接连攻破了濠州、泗州、涡口。庚子年,王珍入朝觐见元太宗,被授予总帅本路军马管民次官,佩带金符。王珍对皇帝说:“大名府的赋税太重,百姓借了西域商人的八十铤银子,还有五万斛欠粮,如果再征收,百姓就没活路了!”皇帝下令官府偿还借款,并且全部免除了欠粮。
后来朝廷商议将蒙古军队和汉军分驻河南,派王珍驻守睢州,修筑城墙,加强警戒,宋军不敢侵犯。己酉年,王珍入朝觐见元定宗,被提升为本路征行万户,加佩金虎符。他在睢州镇守了九年,去世时六十五岁。
子文干,这哥们儿,骑马射箭那是相当厉害,后来就升官了,当上了行军万户,相当于一个高级军官。
己未年,跟着忽必烈皇帝去攻打鄂州,他冲在最前面,结果被流矢射中了。皇上赏了他一匹好马,还有好多金银财宝。后来李璮造反了,他又跟着哈必赤将军去平叛,立了大功。哈必赤要给他升官加赏,子文干却说:“升官是光宗耀祖的事,赏赐金银应该分给我的手下。” 于是,他把赏赐的两千两白银、一百件器皿和几百匹丝绸都分给了士兵们。
中统三年,朝廷下令:如果父子兄弟都在政府里当官,就要把他们的儿子免职。子文干的弟弟文礼当时是个千户,子文干主动请求辞去自己的官职,保住弟弟的官位。皇上同意了。后来,他被调到河南大名路总管府当同知,一步步升迁,最后当上了河东山西道的提刑按察副使,这是个负责监督审理案件的高官。
朝廷上有人提起他在鄂州之战的功劳,于是他又升任东川行枢密院佥事。之后,他又先后担任全州、卫辉、东平三地的总管,后来又调到江东建康道当提刑按察使。最后,他在任上去世,享年五十八岁。 打开他的箱子一看,里面只有七串钱,穷得连回老家安葬都困难,人们都因此称赞他的清廉。
杨杰,河北宝坻人,家里世代务农。他从小就胆子大、有谋略。金太祖打下燕赵之地的时候,杨杰带着族人投降了金朝。后来,他跟着金军去攻打辽东,又跟着元帅阿术鲁平定了西夏的一些部落,立了不少功劳。
公元1129年,金睿宗赏了他很多金银,还让他跟着阿术鲁去攻打信安城。阿术鲁知道杨杰的才能比其他将领强得多,就让他负责处理军务。信安城四面环水,城里的守将张进坚守了几个月都不投降。杨杰说:“他们仗着城池四面环水,我们进攻打不进去,撤退也回不去,不如去劝降他。”
他去见张进,张进很生气,骂道:“我已经杀了你们两个使者了,你就不怕死吗?”杨杰一点也不害怕,不慌不忙地说:“现在齐鲁、燕赵地区,几千里土地,很多州县都听说我们的威名就投降了,就只有你,还靠着这一个城池死撑,城里没有粮草,外面也没有援军,灭亡是迟早的事。依我看,你不如投降,这样可以保住富贵,免得死无葬身之地。”张进沉默了一会儿,说:“我先考虑考虑。”杨杰去了三次,张进才终于投降。
公元1131年,大名府守将苏椿叛乱,金军把他抓住了。大家伙儿都主张屠城,杨杰说:“因为一个人的叛乱就杀害成千上万的百姓,这不是招揽民心的办法啊!”大家都同意他的说法。因此,滑州、浚州等地都纷纷投降。
公元1132年,金军到达徐州,被河水挡住了,过不去。杨杰侦察到有敌军划着船躲在芦苇荡里,他就带着几个精兵强将,在河边袭击了他们,夺走了所有的船只,大军这才顺利渡河,收降了河南地区三万多户人家。
攻打徐州的时候,金将国用安抵抗,杨杰率领一百多骑兵冲进敌阵,从后面攻击他们,大败敌军,还活捉了一个敌将。金皇太弟完颜宗望在河边看到这一幕,非常欣赏他,赐名他为拔都,给了他金符,让他统领新归附的军民。
公元1135年,金太宗特地赏赐杨杰一些田地和免除他的赋税。公元1137年,杨杰跟着阿术鲁攻打归德。杨杰指挥将士们用草扎成筏子渡过护城河,然后攀登城墙,第一个冲上城头,攻下了归德城。接着又攻下了五个州,十个县,四个堡垒和两个寨子。
公元1139年,宋军来到归德城,已经攻上了城墙,杨杰率领军队抵抗,打败了宋军。他率领水军追击,在河中央激战,最后不幸战死,年仅四十岁。
刘通,字仲达,是山东齐河人。他一开始跟着名将严实,后来又参与了收复濮州、曹州、相州、潞州、定陶、楚丘等地的战役。严实向太师木华黎推荐了他,刘通被任命为齐河总管,之后又升任镇国上将军、左副都元帅、济南知府、德州总管、行军千户。后来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还赏赐了他金符,让他升任上千户。
有一次,宋朝将领彭义斌率兵攻打齐河城,趁夜色攀城而上。刘通只带着六七个人就冲了上去,大声喊叫,把宋军吓坏了,不少人惊慌失措掉下城墙溺死。第二天,宋军又来攻城,把城围了三层。刘通命令守城的士兵把长矛插得像梳子齿一样密密麻麻,然后突然撤掉长矛。宋军以为是敌军要出击,吓得四处逃窜,彭义斌只带着几个骑兵侥幸逃脱。丁酉年(公元1247年),刘通升任德州等处二万户军民总管。丙辰年(公元1256年),他去世了。
他的儿子刘复亨继承了他的职位,做了行军千户,跟随严实攻打安丰、通州、泰州、淮州、濠州、泗州、蕲州、黄州、安庆等州。元宪宗西征的时候,刘复亨代理万户,统领东平的军队攻打钓鱼山苦竹寨,立下了战功。战争结束后,他还兼任德州军民总管。中统元年(公元1260年),他奉命戍守和林,回来后被授予虎符,升任武卫军副都指挥使。后来李璮叛乱,派使者来招降刘复亨,刘复亨直接把使者杀了。当时朝廷派兵讨伐李璮,军队集结在济南,缺粮少食,刘复亨把自己的所有积蓄都拿出来接济军队,元世祖非常赞赏他,赏赐了他五千两白金,但是刘复亨坚决推辞了。至元二年(公元1265年),他升任左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;四年后,又升任右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;九年(公元1272年),加封昭勇大将军、凤州等处经略使;十年(公元1273年),升任征东左副都元帅,统领四万军队和九百艘战船,征讨日本,与十万倭兵遭遇,结果战败。回国后,他又招降了淮南的一些州县。至元十二年(公元1275年),他被任命为昭信路总管;十四年(公元1277年),升任黄州宣慰使;十五年(公元1278年),改任太平路总管,不久又升任镇国上将军,并担任淮西道宣慰使都元帅;二十年(公元1283年),加封奉国上将军。三月,他去世了。
他五个儿子,分别是浩、泽、澧、渊、淮。老大浩,中统四年继承了千户的职位,到了至元八年,战死沙场。老二泽,从近侍的职位升迁,当上了荆湖北道宣慰使。老三澧,当过长宁州知州。他们兄弟俩都英年早逝。
老四渊,至元十一年,被授予金符,官拜进义副尉,担任徐州、邳州屯田总管下丁庄千户。同年九月,他带兵巡逻泗州,在淮河九里湾遭遇宋军,大获全胜,缴获了三十多艘船只。十二年三月,他又在清河与宋军安抚使朱焕交战,打败了对方,俘虏了十四个人,夺取了他们的辎重。九月,他跟随右丞别乞里迷失攻打淮安。十三年,他又在昭信军南靖平山与宋军作战,屡立战功。十四年,他回京朝见,被晋升为武略将军、管军总管。十五年,他跟随元帅张弘范征讨闽、广、漳、韶等州,因功被授予武德将军。十六年,参与攻打崖山,张弘范让他统领后翼军,在水战中立下大功。十七年,他晋升为安远大将军,担任副招讨。二十一年,调任颍州副万户。二十四年,他跟随军队征讨交趾,镇南王脱欢命令他率领两万水陆大军攻打万劫江,俘虏了十六个人。接着又攻打灵山城,敌军前来迎战,被他们打得大败,之后军队就撤回了。二十八年,他在浙东地区抓捕盗寇,抓获了三个首领。三十一年,兼任绍兴浙江五翼军统领,驻守杭州,后来因病去世,在大德十一年与世长辞。
他的儿子无晦,至大元年继承了他的职位,被授予昭信校尉、颍州副万户的官职,不久后又晋升为武德将军。延祐五年,因为生病而免职。六年,改任河南江北行省都镇抚。泰定四年,被加封为宣武将军。
岳存,字彦诚,是河北大名府冠氏县人。一开始他跟着东平路兵马都元帅严实,被朝廷授予武德将军、帅府都总领的职位,负责保卫冠氏县。正赶上金国将领从宜郑倜又占领了大名府,距离冠氏县只有三十里地,派兵来攻打。郑倜志得意满,又亲自率领一万多人马包围冠氏,声势浩大。岳存带领一百多名死士,从西门杀出去,个个士气高涨,勇猛无比。金兵吓得逃跑了,岳存追击他们,一直追到边境才返回。
己丑年(公元1269年),他跟着严实和武仙在彰德府西面作战,打败了金兵,被提升为明威将军,并担任冠氏县主簿。第二年,岳存率领两百名骑兵和三百名步兵,从彰德府北边返回。走到开州南边,遇到了金将张开。张开有上万兵马,岳存的军队依托大林据守,他告诫将士们说:“敌人兵多我少,不能轻举妄动,要听我的鼓声指挥。”于是他命令骑兵在前,步兵在后,与敌人相距只有二十步,然后一声鼓响,发起猛攻,个个以一敌百,勇不可当。张开的军队大溃,岳存追击了二十多里,没损失一个士兵就凯旋而归。此后,他参与了攻破河南、攻打淮河、汉水流域的战役,没有一次战斗缺席。辛丑年(公元1271年),他升任冠氏县丞。庚戌年(公元1270年),调任楚丘县,几年里政绩显著,深受百姓爱戴。乙卯年(公元1285年),他告老还乡,退休回老家务农。中统三年(公元1266年),岳存因病去世,享年六十九岁。
他的儿子岳天祯继承了他父亲在冠氏县军民弹压的职位,参加了围攻襄樊的战役。帅府承制授予他管军百户的职位,他还负责修建百丈山、鹿门等堡垒。岳天祯率领精锐士兵,冒着箭雨石块,在樊城东北方向率先登城,被抛下的木头砸伤,摔倒在地,但他又爬上梯子继续攀登,亲手杀死好几个人。他参与了正阳东西城墙的修筑,以及在镇江制造战船的工作。在焦山之战中,他平定了奉化地区的叛乱,因功升任管军千户。江南平定后,他跟随元帅张弘范去柳林觐见皇帝,皇帝赏赐给他金锦、银鞍勒。他被授予昭勇大将军、福州路总管的职位,平定了尤溪地区的叛乱。任期结束,他被调任吉州,平定了永新地区的叛乱,后来又调任赣州。七年后,他调任建康,首先制定了救荒的政策,百姓为他立碑纪念他的恩德。至大二年(公元1310年),岳天祯在建康去世,享年七十二岁。他的儿子岳果,后来担任会昌州同知。
张子良,字汉臣,是河北涿州范阳人。金朝末年,各地都爆发了战争,大家纷纷招兵买马自保。张子良带领一千多人去了燕地和蓟州一带,那里的庄稼都荒废了,于是他就召集当地老百姓,占据有利地形,修造船只,捕鱼为生,跟着他的人越来越多,多到容纳不下。
张子良控制了定兴、新城等地几万人口,然后带着他们去东平府寻求粮食,东平府的守将接受了他们。过了很久,东平府的守将离开了东平府回到汴京,然后下令让张子良南下驻扎在宿州,之后又让他南下驻扎在寿州。后来夏全抢走了宿州百姓,李敏占据了寿州。张子良率领军队攻打李敏,李敏想杀了他,张子良逃回了宿州,利用宿州的军队夺回了夏全抢走的几万老百姓。夏全很生气,联合徐州、邳州的军队来攻打张子良。张子良和宿州的军队一起袭击了夏全的营地,夏全丢了军队的信物,逃到扬州后死了。
那时候金朝在汴京被重重包围,外援断绝,只有丞相完颜用安想办法,打算用涟水地区的人马去救援,但是路途艰难,散兵游勇无法前进。张子良和一个偏将昼伏夜行,成功进入汴京,见到了完颜用安。金国的皇帝和大臣们都认为张子良是上天派来救他们的,对他非常感激,满足他的一切要求,按照完颜用安的请求,把徐州和宿州都交给了张子良管辖。第二年,张子良进献了五百石粮食到汴京,被授予荣禄大夫的官职,总管陕西东路的兵马,仍然驻扎在宿州。
当时,朝廷的命令在陕西已经不管用了,完颜用安也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。徐州和宿州之间,老百姓没吃的,只能出城捡拾谷穗充饥,张子良严令军队保护他们,防止被抢掠。一次突然遭遇敌人,张子良受了重伤,于是率领军队去泗州寻求粮食。泗州的守将想查看张子良的军队,并打算对付他,张子良只带了十几个手下,就在军营里活捉了泗州守将。不愿意北返的老百姓想逃往附近的州郡,张子良给他们提供船只,没有人敢抢他们的财物。
公元1288年(戊戌年),我带着泗州西城二十五个县的十万八千多军民,投降了元朝元帅阿术。
然后,元太宗皇帝任命我为东路都总帅,还给了我银青荣禄大夫的官职,后来又升任京东路行尚书省兼都总帅,负责管理归附元朝的军队和百姓,最后还晋升为金紫光禄大夫。
到了公元1290年(庚子年),皇上还赏赐了我金符,这可是极高的荣誉!从战争开始以来,我一直辗转奔波于南北之间,因为我的努力,得以保全无数人的性命,那数量真是数不清啊!
公元1293年(癸丑年),元宪宗皇帝任命我为归德府总管,继续管理归附元朝的军队和百姓。
中统二年(1262年)夏四月,元世祖皇帝任命我为归德府、泗州总管,并赐予虎符,仍然让我负责管理泗州的军队和百姓。
七年后,元朝取消了元管户的制度,把这些户口并入各郡县。我被改任为昭勇大将军、大名路总管,还兼任府尹。
八年后,也就是公元……(此处原文未明确记载卒年,仅知卒年七十八岁),我去世了,享年七十八岁。
死后,皇上追赠我昭勇大将军、佥枢密院事、上轻车都尉的官职,追封我为清河郡侯,并赐谥号为“翼敏”。
话说这家人有两个儿子,老大叫懋,老二叫亨。老二亨啊,戴着金虎符,是个管军千户,后来战死沙场,儿子子立继承了他的职位,子立也英年早逝,最后是他的儿子子鉴继承了爵位。
老大懋,字之美,这孩子从小就了不得,还没到二十岁就已经有他爹的风范了。他爹以前在京东当个好官,所以懋就带着他爹留下来的兵,跟着丞相阿术打仗,攻下了归德府,然后就驻扎在那里。后来又调到下邳,还兼任了归德府知府。李璮在济南造反,懋就带着他的兵去蔡州戍守。中统元年,皇上给他升官了,封他为泗州军总把,还给了他金符。
到了至元七年,他又升迁了,当上了济南诸路新军千户。九年的时候,他跟着大军攻打襄樊,立下了不少功劳。十一年,丞相伯颜南征,他们的军队前面是带铁铧的战车和强弩,后面跟着步兵。懋这个人啊,特别勇猛,他总是带着弩兵走在最前面,不管遇到什么山川河流、险峻道路,他都能想办法克服,修桥铺路,填平壕沟,安营扎寨,还会出奇制胜。伯颜非常信任他,就把他提拔为省都镇抚,让他水陆并进,责任重大得很。
大军压境临安,灭了南宋,把宋朝皇帝、太后和大臣们都押回北方。大军驻扎在瓜洲的时候,伯颜派懋去劝降淮西的夏贵,还给他配了两个副手,让他带着骑兵直奔合肥。夏贵一看这阵势,赶紧出来迎接,摆出了隆重的礼节。懋就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跟夏贵讲清楚了降与不降的后果,态度非常强硬。夏贵被懋的气势震慑住了,立马就磕头称臣,献上了地图和降书。懋火速返回报捷,伯颜高兴坏了。
伯颜又派懋去招降镇巢、安丰、寿春、怀远、淮安、濠州等地,这些地方都乖乖投降了。他还让懋去各个城池向百姓宣告朝廷的恩德。至元十三年,懋快马加鞭赶到上都,伯颜把他的功劳向皇上禀报,皇上封他为明威将军、泗州安抚司达鲁花赤。十四年,安抚司改成了总管府,又设立了宣慰使来统辖,懋被任命为同知淮西道宣慰司事。十六年,他又升官了,被封为怀远大将军、吉州路总管。
老张啊,他生活简朴,吃粗粮,穿粗布,为人勤俭节约,做事公正廉明,从不偏私。他上任后,修整府衙,设立义仓,即使是那些能干的官员,也对他赞不绝口。他的部下刘宣韪办事效率很高,凡是需要处理的事情,早上汇报,晚上就能得到结果,那些地头蛇都被震慑住了。
郡里有个大户人家苏良,仗势欺人,作恶多端,背后还有十几个帮凶,老百姓苦不堪言。老张就把苏良的罪行上报给朝廷,把那十几个帮凶全部抓起来杀了,还把苏良的虎符给收缴了,把他贬官了,老百姓可高兴坏了!后来,还发生了一伙强盗白天就敢劫城的事件,老张一听,立马带兵去剿匪,把匪首抓了回来。因为他的治理有方,好多逃难的人和外地的人纷纷搬来这里定居,足足有几千户人家,大家还一起给他建了生祠来祭拜他。可惜的是,他在任上十七年后,六十三岁就去世了,朝廷追封他为昭勇大将军、龙兴路总管、上轻车都尉,还追封他为清河郡侯,谥号宣敏。他有两个儿子,大儿子文焕,靠着父亲的功劳做了承务郎,后来又做了江州路瑞昌县尹;小儿子文炳,做了三汊河的巡检。文焕的儿子珪,先做了高安县尹,政绩突出,后来升迁为江西检校,之后又做了南台御史,接着又做了淮西、江西二道的廉访佥事,也算是子承父业,光宗耀祖了。
再说说唐庆,具体是哪里人,记不清了,反正他是跟着太祖皇帝打过仗的,做过管军万户。太祖皇帝打金国的时候,就让他当元帅左监军。丁亥年,皇上赏了他虎符,还任命他为龙虎卫上将军,派他去金国。壬辰年,太宗皇帝又派他当国信使,去金国接质子,顺便催要岁币,还把金国的曹王送回金国。曹王在官山见到了皇帝。七月,又派唐庆去金国,要求金国皇帝废除帝号,臣服大宋。金国皇帝当然不答应,唐庆就言语激怒了他。金国皇帝和大臣们就合谋要杀唐庆。半夜,金兵闯进唐庆的住处,把他和他弟弟山禄、兴禄,还有十七个随从都杀了。后来大宋灭了金国,想找唐庆的尸体都没找到,朝廷就厚待他的家人,赏赐了五十斤黄金,还给他的儿子安排了官职,并且按照他家的人口数,发放粮食供养他们。
齐荣显,字仁卿,是聊城人。他爸爸叫齐旺,在金朝当山东西路兵马都总管,那是相当高的官职。荣显从小就聪明过人,你看,小时候跟小伙伴们玩游戏,画个圈当战场,他正襟危坐指挥大家,一个个都得听他的安排,那架势,跟真打仗似的。
九岁那年,他替他爸爸当上了千户,腰里别着金符,威风凛凛的。跟着他的舅舅严实一起打仗,屡立战功。有一次攻打濠州,宋军的阵势摆得跟城墙似的,很厉害。荣显直接冲了上去,势不可挡,敌人被他打得落花流水。他手下有个叫王孝忠的,打仗很勇猛,结果被敌人的钩戟击中了。荣显二话不说,砍断戟,把王孝忠救出来,接着继续追击敌人,一直打到敌人的城里才回来。主帅察罕被他的英勇深深折服,赏赐了他战马、铠甲和银器。
后来打仗到了五河口,到了大堤边上,荣显带着几个骑兵先去侦察敌情。结果碰上了几十个敌人的巡逻骑兵,他的人想跑,荣显说:“咱们人少他们人多,要是表现出害怕的样子,他们肯定要乘机攻击咱们。”说完,他拉弓搭箭,策马冲上去,一下子射死了两个敌人,这才安全回来。之后,他们顺利攻下了五河口,荣显升官了,当上了权行军万户,负责守卫宿州。可惜后来他从马上摔下来,腿受伤了,不能再继续带兵打仗了。于是改任本路课税的负责人,后来又改任本路各军的镇抚,还兼任提控经历司的官职。
那时候有个断事官要查清各路积欠的税款,很多官吏都受到了他的责难和羞辱。荣显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,却非常沉稳,他把那些欠税都给免除了。后来,他跟着舅舅严实一起进京,被朝廷任命为东平路总管府参议,还兼任博州防御使。当时,朝廷把十个投下(一种行政单位)分别划归不同的所属,并不归东平路管辖。荣显在朝堂上据理力争,最终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,没有改变原先的归属。等到攻打淮南的时候,军队路过东平,当地百姓提供了价值两万锭银子的物资。荣显找到断事官,跟他说好,把这些物资折算成赋税,这样老百姓就不用额外负担了。中统元年,荣显告假回家侍奉父母,在家闲居了十年,最终去世了。
石天禄他爹叫石珪,是山东诸路都元帅,后来抗金殉国了,这事儿《忠义传》里都写着呢。石天禄继承了他爹的爵位,后来蒙哥汗给他封了龙虎卫上将军、东平路元帅,还给了他金虎符,那可是相当厉害的。
那时候宋朝大将彭义斌攻下了大名府和中山府,石天禄和孛里海一起带兵打败了他们,还抓住了彭义斌。之后他又打败了金国的将领武仙,立了不少战功。丙戌年,蒙哥汗因为石天禄的功劳,把他升为金紫光禄大夫、都元帅,让他镇守边疆。他跟金人打了好多仗,次次都赢,没输过一次。
壬辰年,皇太弟忽必烈南渡黄河,石天禄当先锋,打退了金兵,还抢了几艘战船。晚上到了归德城下,他带兵偷袭了金军的营地,杀了三百多人。金将陈防御带兵来追,石天禄杀出重围又跟他们打了一仗,金兵这才跑了。然后石天禄又带兵去抢掠了亳州和徐州,沿途好多地方都望风而降了。癸巳年九月,他攻破了考城,又包围了归德。十二月,归德城投降了。甲午年,石天禄进京朝见,被改任为征行千户,还管着济州、兖州、单州三州的民政。
乙未年,石天禄跟着札剌温火儿赤渡过淮河,攻打随州,到了襄阳夹河寨,打退了宋军的进攻,札剌温火儿赤还赏了他一匹战马。后来他又参加了攻打蕲州和黄州的战役,战功排第一。当时朝廷下令让石天禄负责东平府的户籍登记,所有军民的赋税都得按照他登记的册子来收,不能再乱收了。但是石天禄因为生病,干不了这个差事,就让他儿子石兴祖继承了他的职位。第二年,石天禄去世了,享年五十四岁。
石天禄有十个儿子,石兴祖继承了他爹的千户职位,后来官做到武略将军。己未年,他参加了攻打宋朝的战争,攻打鄂州。元至元四年,他从宿州出发,带兵袭击了淮河沿岸的几个州郡,抓住了十多个宋朝的探子,统军司赏了他二十匹马、五百两银子和二十匹锦缎。至元十二年,他攻打常州,当先锋,战功超过其他将领。宋朝灭亡后,根据他的功劳,他被升为宣武将军、管军总管,驻守温州。后来土匪林大年等人造反,他带兵去围剿,斩首一千多级,还招降了南溪山寨的三万多户人家,让他们安心务农。至元十六年,他升为显武将军,还佩带了金虎符。至元十九年七月,他在军中去世了,他儿子石琎继承了他的爵位。
石抹阿辛,是迪列纥氏的人。乙亥年,他带领北京等路一万二千多户人家归顺朝廷。太师、国王木华黎奏请皇上,授予他镇国上将军、御史大夫的官职。后来他跟随军队攻打蠡州,战死在那里。
他儿子查剌,继承了父亲的爵位,继续担任御史大夫,统领黑军。一开始,他父亲阿辛手下的士兵都是些猛将,他们统一穿黑衣作为标志,所以被称为黑军。“黑军”这个名字就是这样来的。己卯年,朝廷下令把黑军分别驻扎在真定、固安、太原、平阳、隰州、吉州、岢岚等地。不久之后,南征开始了,黑军被安排在了最前面。在黄河边上与南宋军队遭遇,查剌大声呼喊着冲锋陷阵,冲破了敌人的阵营,渡过黄河后继续作战,彻底消灭了敌人。沿途的城邑都争先恐后地投降,黑军一路势如破竹,攻打到了汴州,从仁和门进入城内,收缴了图籍,然后凯旋而归。论功行赏,黑军功劳最大。
后来,他又跟随国王的军队征讨万奴,围攻南京。南京城坚固得像铁铸的一样,查剌命令偏将先去侦察城池的东北方向,他自己则挥舞着长矛,大声呼喊着,从西南角攀登上城墙,摧毁了敌人的飞橹,亲手斩杀了数十名守城士兵。大军乘胜追击,最终攻克了南京。第二天早晨,木华黎就脱下锦衣赏赐给他。查剌后来多次升迁,最终担任真定路达鲁花赤,死在柳城。
他的儿子库禄满继承了他的职位,跟随军队攻打襄樊。他和堂弟度剌一起架设云梯,攀登城墙,攻打敌人的城垛,结果度剌战死了。中统三年,库禄满跟随军队征讨李璮,他第一个登上城墙,却被飞来的箭矢射中额头,战死了。
刘斌,是济南历城县人。从小没了爹妈,是爷爷把他拉扯大的。他从小就力气大,胆子也壮。后来跟着济南的张荣造反,当上了管军千户。壬辰年,他们攻打河南,刘斌因为战功被升为中翼都统。
有一次攻打睢阳,部队驻扎在杏堆,离陈州七十里。听说陈州的军队就在郊外扎营,刘斌就带着兵晚上偷袭,把他们打败了。接着又打败了太康的守军,活捉了他们的将领,三天后,太康城就破了。张荣跟他们的主帅阿术鲁说:“太康城能打下来,全靠刘斌冲锋陷阵啊!”
后来部队调到襄阳,缺粮少食。刘斌听说青陵囤积了很多粮食,但前面有个大沼泽,水很深,根本过不去,大家都觉得没办法。但是刘斌说:“他们仗着地势险要,肯定没想到我们会来,一定能成功!” 于是他带了一百多骑兵晚上出发,摸黑前进,顺利地绕过了敌人,找到了通往青陵的路。他们在又脏又臭的沼泽里走了五十多里,突然遇到了敌兵,刘斌立马下了马,挥舞着长枪冲进敌阵,把敌人打败了,抢到了几千斛粮食。
因为这次战功,刘斌升官了,当上了知中外诸军事。后来又参加了攻打六安的战役,他第一个冲上城墙,攻破了城池。癸卯年,他被提升为济南推官。辛亥年,被任命为本道左副元帅。乙卯年,又升任济南新旧军万户,调到邳州镇守,宋朝的将领都很怕他。己未年,刘斌生病了,临终前对儿子说:“做官一定要清正廉洁,千万别贪财,别因为贪财而丢了性命,败坏家业。”说完就去世了,享年六十二岁。后来朝廷追赠他中奉大夫、参知政事、护军、彭城郡公的爵位,谥号武庄。他的儿子叫刘思敬。
哈八儿都,这名字听着就霸气,是皇帝赐的。他继承了他老爸的职位,当上了征行千户,相当于军队里的一个小领导。后来,元世祖南征,他跟着董文炳去攻打台山寨,第一个冲上去,结果被流矢射中了,伤得很重。皇帝听说后,亲自慰问他,还赏了他酒和金符,这可是莫大的恩宠啊!
中统二年,他升职了,当上了武卫军千户。后来又参加了讨伐李璮的战役,立了功,皇帝赏了他六十锭银子。四年后,他又升任济南武卫军总管,抓捕盗贼有功,又得了皇帝赏赐的一千两银子! 这升官的速度,真是嗖嗖的!至元三年,他官至怀远大将军、侍卫亲军左翼副都指挥使,这可是高级将领了!四年后,皇上还让他参与修建京城,可见皇帝对他的信任。八年后,他又被任命为广威将军、西川副统军,还佩带着金虎符,这金虎符可是象征着军权的最高象征啊!
九年,宋朝嘉定府的守将昝万寿趁机攻打成都,哈八儿都立刻带兵去迎战,打败了宋军。后来在青城又和宋军大战一场,宋军惨败,还被俘虏了两千人!十二年,他升任同佥行枢密院事,这可是朝廷里的要职了!他又一次攻打嘉定,成功拿下!泸州、叙州、忠州、涪州等地,还有巴县的很多寨子,以及西南夷的很多部落,都纷纷投降了。
十三年的六月,泸州又造反了,更不幸的是,哈八儿都的妻子也在这次叛乱中丧生了。他悲痛之余,立刻率兵讨伐,抓住了叛军首领任庆,攻破了盘山寨,俘虏了九千多户人家,还抓住了叛军将领刘雄和王世昌等人。他夜袭泸州东门,在巷子里和叛军展开激烈的战斗,杀死了叛军将领王安抚等人,最终攻克了泸州。接着,他又攻打重庆,重庆守将赵牛子投降了,守臣张珏也被俘虏了。十六年,四川平定,他被封为中奉大夫、四川行省参知政事。行省撤销后,他又被任命为四川北道宣慰使。十七年,他又升任正奉大夫、江西行省参知政事,在江西平定了吉州、赣州的盗贼,老百姓都安居乐业了。
二十年,哈八儿都去世了,享年五十三岁。皇帝追封他为推忠宣力果毅功臣、平章政事、柱国,封为滨国公,谥号忠肃,这可是极高的荣誉了!他的儿子思恭,官至昭毅大将军、右卫亲军都指挥使;另一个儿子思义,官至宣武将军、昌国州军民达鲁花赤。
赵柔,老家是涞水。她胆子大,很会骑马射箭,还特别乐于助人。金朝末年,战乱四起,她就带着乡亲们躲到了西山,找个险要的地方把大家保护起来。当时还有刘伯元、蔡友资、李纯这些人,各自也拉起几千人的队伍,听说赵柔讲义气,为人可靠,就都推举她当老大。赵柔管理队伍很有办法,纪律严明,赏罚分明,大家都服她。
癸酉年,也就是元太祖派兵攻破了紫荆关,赵柔就带着她的队伍投降了。这事儿八百里加急地报到了朝廷,元朝就封她做了涿州和易州的长官,还给了她金符做信物。丙戌年,各地土匪造反,赵柔一个人骑着马,跑遍了各个山寨,把那些土匪都劝降了。因为这个功劳,她被升为龙虎卫上将军,还当上了真定、涿州等地的兵马都元帅,朝廷又给了她金虎符,还让她兼管银矿的管理。
庚寅年,元太宗又让她兼管各地抓捕盗贼的事务。丙申年,她又升官了,成了金紫光禄大夫,后来就去世了。到了至顺元年,朝廷追封她为天水郡公,谥号庄靖。她的曾孙赵世安,后来也当上了荣禄大夫,还做了江西行省的左丞,官儿也不小呢。
赵天锡,字受之,是冠氏人。正赶上金朝末年兵荒马乱,他家祖上因为有钱,在当地很有影响力。金朝贞祐年间发生兵变,他父亲林保在冠氏立了功,被任命为冠氏县丞,没多久又升了县令。到了大安年间,赵天锡捐献粮食支援军队,被授予修武校尉的官职,负责监察洺水县的酒税。
后来元太祖派兵南下,防御使苏政被任命为冠氏县令,于是带着县里的人躲到桃源、天平等山里避难。到了辛巳年春天,他们回到东平行台,投奔严实。严实早就听说过赵天锡的名声,就把他提拔到自己身边做事,跟着一起去征讨上党,因为立功被任命为冠氏县令,不久又升任元帅左都监,兼任县令。
甲申年,宋将彭义斌占据大名府,冠氏的元帅李全投降了彭义斌,人心都开始动摇了。赵天锡让大家先暂时躲避一下彭义斌的锋芒,再伺机而动,于是带着将领们去投奔大将孛里海。没过多久,他们就在真定打败了彭义斌,赵天锡被授予左副元帅、同知大名路兵马都总管的官职。
李全在大名府,和他的上司苏椿勾结在一起,收了河南人郑倜的贿赂,天天想着要攻打冠氏。赵天锡每次作战都取得胜利。有一天,郑倜亲自带了一万人来攻打,赵天锡率领敢死队坚守城池,激战了三天三夜,郑倜见攻不下来,趁着风沙大的时候逃跑了。己丑年,朝廷在行在(临时都城)处理民生大事,皇上对赵天锡的建议表示赞赏并采纳了。戊戌年,他参加征讨宋军的战争,驻扎在蕲州、黄州一带,后来生病回乡,死在冠氏,享年五十岁。他留下了六个儿子,贲亨继承了他的家业。
贲亨,字文甫,继承了父亲行军千户的职位。元世祖至元己未年(1269年),他跟着军队渡过长江攻打鄂州,立下了战功。至元五年(1268年),他被任命为山东各路军队的总管,参与征讨南宋,攻打襄阳和樊城。贲亨率兵袭击了蕲州和黄州,只用五百人就攻下了野人原上的山寨,还修建了白河新城。
至元七年(1270年),他跟元帅刘整一起进京朝见皇帝,被授予征行千户的职位,还赏赐了金符、衣带、鞍马等。在攻打樊城的时候,他冒着箭矢和石头,拿着盾牌冲在最前面,最终攻破了樊城。至元十一年(1274年),他负责修建了东、西正阳城。三月,他在淮河击败了南宋将领夏贵,又增兵济南和汴梁两路的新军。至元十二年正月(1275年1月),他参与了攻打镇江的战役,在焦山与南宋将领孙虎臣、张世杰展开激烈的战斗,杀死了很多敌人。
至元十三年(1276年),江南平定,因为战功,贲亨被提升为宣武将军。至元十四年(1277年),他被授予虎符,被封为怀远大将军,还担任处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。还没等他上任,澉浦就发生了盗贼作乱,行省命令他担任招讨使,率兵平定了叛乱。没过多久,处州青田县的季文龙和章焱杀死了知府赵某而叛乱,贲亨抓获了他们的同伙,这才知道七个县都叛乱了,季文龙还自称两浙安抚使,占据了处州的天庆观。贲亨率领军队包围了天庆观,派三百名骑兵在城下河门布阵。
叛军出城作战,用精锐骑兵冲击贲亨的军队,贲亨的军队抵挡不住,叛军趁机弃城突围逃跑,贲亨斩杀了三个叛军首领。贲亨进入城内后,安抚流亡百姓,重新设立官府。章焱又纠集两万多人来攻打,在恶溪南与贲亨军对峙。贲亨分兵防守,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冲击敌军,这时万户忽都台率领援军赶到,从巳时(上午9点)战斗到亥时(晚上9点),叛军才撤退,季文龙也溺水而死。忽都台认为处州地处乱山之中,没有城墙可以依仗,而且人心浮动,想要屠杀百姓,贲亨说:“我奉命来管理这个州,杀叛贼可以,但良民有什么罪过!”于是阻止了屠杀。
将士们抢掠百姓的子女和金银财宝,贲亨抓住带头的,狠狠地惩罚他们,并且命令他们把抢夺的东西都还给失主,州里的百姓都很感激他。至元十五年(1278年),龙泉县的张三八聚集了两万人,杀死了庆元县的达鲁花赤也速台儿,还屠杀了他的家属。贲亨率领五百名骑兵前去讨伐,在浮云乡与贼将郑先锋、陈寿山的三千多人交战,斩杀了三百多名叛军首领。张三八的军队在县城西面,与贲亨军交战三次都失败了。贲亨军返回途中,叛军在水陆两路设伏,贲亨挑选了骁勇善战的步兵走在前面,叛军不敢靠近。
不久,衢州的贼寇陈千二聚集了两万人,遂昌的叶丙六也聚集了三千人来支援陈千二,贲亨前后斩杀了三千多名叛军首领,彻底平定了叛乱。至元十七年(1280年),贲亨被改任为处州路管军万户。至元二十二年(1285年),他回到冠氏老家,去世,享年五十七岁。
张拔都,是昌平人。辛未年,太祖南征,张拔都带着人马前来投靠,主动请缨当先锋,于是被留下负责宿卫。他跟着近臣汉都虎西征回纥和河西的各部族,途径陇右、蜀地进入洛阳,多次战斗,战火中流矢射中了他的脸颊,但他一点也不退缩。皇帝听说后很欣赏他,还赐给他名字叫“拔都”,从此汉都虎也特别信任他。甲午年,金朝灭亡,汉都虎被任命为炮手等各色军民人匠的元帅,镇守真定。汉都虎去世后,没有儿子,就由张拔都接替了他的职位。等到汉都虎的侄子赡阇长大成人后,张拔都向朝廷请求,把权力交还给赡阇,然后就退休安享晚年了。
张拔都的儿子忙古台,跟随宪宗攻打蜀地的钓鱼山和苦竹两个据点,冒着飞石箭矢的危险,多次受挫却毫不气馁,因此以勇敢闻名。中统元年,他被赐予银符,参与炮手军府事务的议事。不久换成金符,被任命为行军千户,跟随军队征讨襄樊,立下了战功,后来去世了。
他的儿子世泽继承了他的职位,跟随丞相伯颜南征,大小打了十多次仗,每次都有功劳。他还参与了平定广西的战役。第二年,收复了琼州、万州等地,被封为宣武将军、行军总管。没过多久,又升迁为副万户,加封明威将军。后来跟随镇南王脱欢征讨交趾,回来之后,军队再次出征,那些曾经去过交趾的老将校们,朝廷允许他们留下来休养生息。这时,轮到脱欢出征了,他恰好生病,起不来床,世泽说:“我的祖辈都是以武勇著称的,我承蒙祖上的余荫,深受国家的厚恩,应该为王室尽忠,为祖辈增光,怎么能贪图安逸呢!”他坚决请求代替脱欢出征。凯旋归来后,人们都敬佩他的忠义。
张荣,是清州人,后来搬到鄢陵去了。甲戌年(公元1364年),他跟着太保明安投降朱元璋,朱元璋赏了他虎符,任命他为怀远大将军、元帅左都监,官儿不小啊!
乙亥年(公元1365年)正月,他奉命去攻打东平、益都等地。戊寅年(公元1368年),他又跟着朱元璋去征讨西域那些国家,这次是负责带兵工匠的。庚辰年(公元1370年)八月,大军到了西域的莫兰河,这河过不去啊!朱元璋就问他怎么过河,张荣说造船过河。朱元璋又问:“造船得花不少时间吧,啥时候能过河?”张荣说:“一个月足够了!”然后他就赶紧督促工匠们造船,一口气造了一百艘船,顺利渡过了莫兰河。朱元璋很欣赏他的才能,重重地赏了他,还给他赐了个名字叫“兀速赤”。
癸未年(公元1373年)七月,张荣升官了,当上了镇国上将军、炮水手元帅。甲申年(公元1374年)七月,他又跟着去打河西。乙酉年(公元1375年),又跟着去打关西五路。十月,攻打凤翔的时候,大腿中炮受伤了,皇帝赏了他三十锭银子,让他到云内州养伤。庚寅年(公元1380年)七月,张荣去世了,享年七十三岁。
我爷爷,小时候是个奴婢,后来官至佩带虎符、炮水手元帅,统领各种军工匠人。当年成吉思汗打金国,派他去关西边境的小路,去攻打金昌州等地。金国灭亡那年是乙未年。戊戌年,他被授予怀远大将军的职位。癸卯年三月,升为辅国大将军。甲辰年二月,他率领蒙古和汉军驻守钧州。戊申年九月,宋军袭击钧州,我爷爷坚决抵抗,大败宋军。己酉年十一月,他又和宋军作战,被流矢射中了右臂。中统三年,他去世了,享年七十五岁。
我爸爸继承了他佩带虎符、炮水手元帅的职位,驻守蔡州。中统五年,元朝大元帅阿术命令炮兵攻打襄阳。至元八年,他调到襄阳的一字城和橐驼岭,攻破了南门的牛角堡。攻打樊城的时候,他亲自指挥火炮摧毁了敌军的角楼,樊城最终被攻破。至元十年,襄阳投降。参政阿鲁海牙带着投降的宋将吕文焕进京,皇上召见二十位蒙古和汉人的万户,每个人都因为功劳而受到赏赐。皇上亲自接见他们,然后让他们回驻地。至元十一年,他跟随军队到达汉江的沙洋。丞相伯颜命令他率领炮兵部队进攻沙洋的北面。火炮烧毁了城里几乎所有的民房,沙洋城破,皇上赏赐给他良马、金鞍和金段锦缎。他还用火炮攻破了阳逻堡。至元十二年,他跟随大军和宋将孙虎臣在丁家洲作战,又跟随丞相阿术攻打扬州,那年冬天,他又跟随军队攻破了常州。至元十三年,他升为怀远大将军,仍然担任炮水手元帅。秋天,他驻军在真州和扬州之间,切断了宋军的粮道。宋朝的制置使李庭芝和都统姜才弃城而逃,扬州被攻克,他被任命为安庆府安抚司军民达鲁花赤。
至元十四年春天,安庆的野人以及司空山的天堂贼寇攻打安庆,我爸爸秘密地侦察到了他们的行动。当时城里的军队只有几百人,我爸爸命令士兵们在要道上埋伏,贼寇不敢进城,于是去袭击黄州。行省命令我爸爸率领军队收复黄州,于是他就成了黄州达鲁花赤。至元十五年,他被加封为镇国上将军,仍然担任炮水手元帅。至元十九年,他奉命率领一万新归附的汉军,修建胶西闸坝,以疏通漕运。至元二十一年,他又兼管海运粮草的事务,这一年他去世了。
赵天锡,字受之,是冠氏人。赶上金朝末年兵荒马乱的时候,他家祖上因为有钱,在当地很有影响力。金朝贞祐年间发生战乱,他父亲林保在冠氏立了功,被任命为冠氏丞,不久又升为县令。到了金朝大安年间,赵天锡捐献粮食支援军队,被授予修武校尉的官职,负责监管洺水县的酒税。
元朝太祖派兵南下,防御使苏政被任命为冠氏县令,于是带着县里的人到桃源、天平等山里躲避战乱。辛巳年春天,他们回到东平行台严实那里。严实本来就听说过赵天锡的名声,于是提拔他到自己手下做事,跟着一起去攻打上党,因为立功被任命为冠氏县令,不久又升为元帅左都监,兼任县令。
甲申年,宋将彭义斌占据大名府,冠氏的元帅李全投降了彭义斌,人心都有些动摇了。赵天锡命令大家暂时避其锋芒,伺机再行动,于是带着将领们去投奔大将孛里海军。没过多久,他们就在真定打败了彭义斌,赵天锡被授予左副元帅、同知大名路兵马都总管事的官职。李全在大名府,和他的上司苏椿勾结,收了河南人郑倜的钱,天天想着要攻打冠氏。赵天锡每次作战都取得胜利。
有一天,郑倜亲自率领一万人来攻打冠氏,赵天锡带领敢死队坚守城池,激战了三天三夜,郑倜见攻不下,趁着风沙弥漫逃跑了。己丑年,朝廷在行在所在地,皇上考虑到百姓的疾苦,特地下了恩典诏书,满足了赵天锡的请求。戊戌年,他参加征讨宋军的战争,驻扎在蕲州、黄州一带,得了病回乡,最终在冠氏去世,享年五十岁。他留下了六个儿子,贲亨继承了他的家业。
贲亨,字文甫,继承了父亲行军千户的职位。元世祖至元己未年(1269年),他跟着军队渡江攻打鄂州,立下了战功。
至元五年(1268年),他被任命为山东各路军队的总管,参与征讨南宋,攻打襄樊。贲亨带兵抄袭了蕲州和黄州,只用五百人就攻下了野人原上的山寨,还修建了白河新城。至元七年(1270年),他跟元帅刘整一起到京城朝见皇帝,被封为征行千户,还赏赐了金符、衣服、马匹和马鞍。在攻打樊城的时候,他冒着箭石,手持盾牌冲在最前面,最终攻破了樊城。
至元十一年(1274年),他负责修建了东正阳城和西正阳城。三月,他在淮河击败了南宋将领夏贵,还得到了济南和汴梁两路新调来的军队支援。至元十二年(1275年)正月,他参与了攻打镇江的战役,在焦山与南宋将领孙虎臣、张世杰发生激烈的战斗,杀死了很多敌人。至元十三年(1276年),江南平定,他因为战功被提升为宣武将军。
至元十四年(1277年),他被授予虎符,被封为怀远大将军,并担任处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。还没等他上任,澉浦就发生了盗贼作乱,行省派他去当招讨使,平定了叛乱。没过多久,处州青田县的季文龙和章焱杀了知府赵某而叛乱,贲亨抓获了他们的同党,这才知道七个县都反了,季文龙还自称两浙安抚使,占据了处州的天庆观。贲亨率领军队包围了他们,派三百名骑兵在城下的下河门布阵。叛军出城作战,贲亨用精锐骑兵冲击他们,叛军丢下城池突围逃跑,贲亨斩杀了三个叛军首领。贲亨进入城内后,安抚流亡百姓,重新设立官府。
章焱又纠集两万多人来攻打,在恶溪南扎营。贲亨分兵防守,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冲击敌军,这时万户忽都台率领援军赶到。从巳时到亥时,叛军才撤退,季文龙溺水而死。忽都台觉得处州地处乱山之中,没有城墙可以依靠,而且人心不稳,想把城里的人全部杀掉,贲亨说:“我奉命来管理这个州,杀叛贼可以理解,但老百姓有什么罪过呢?”于是不同意。将士们抢掠妇女儿童和金银财宝,贲亨抓住带头的就用杖责打他们,并且让他们把抢的东西都还回去,州里的百姓都很感激他。
至元十五年(1278年),龙泉县的张三八纠集两万人,杀死了庆元县的达鲁花赤也速台儿,还屠杀了他的全家。贲亨率领五百骑兵前去讨伐,在浮云乡与贼将郑先锋、陈寿山的三千多人交战,斩杀三百多名敌军。张三八的军队在县城西面,和官军打了三次仗都失败了。军队返回时,叛军在水陆两路设下埋伏,贲亨挑选了强壮的步兵走在前面,叛军不敢靠近。后来,衢州的贼寇陈千二聚集了两万人,遂昌的叶丙六也聚集了三千人来支援他,贲亨前后斩杀了三千多名敌军,彻底平定了叛乱。至元十七年(1280年),贲亨被改任为处州路管军万户。至元二十二年(1285年),他回到冠氏老家,去世了,享年五十七岁。
田雄,字毅英,是北京人。从小就没了爹妈,但他从小就特别能干,又勇敢,骑射技术一流,金朝末年的时候,当上了军都统。
公元某年(辛未年),成吉思汗的军队打到了北京城下,田雄带着手下的人投降了。成吉思汗把田雄安排到太师、国王木华黎手下做事,跟着他一起征讨兴中、广宁等地,平定了二十九个州县,还平定了锦州张鲸兄弟的叛乱,又参与了攻打柏乡、邢州、相州的战役。
公元某年(辛巳年),他又跟着木华黎攻打鄜州、坊州、绥州、葭州,立下了大功。木华黎就自作主张,任命田雄为隰州、吉州刺史,兼任镇戎军节度使,还让他代理都元帅府的事务,平定了汾西霍山一带的叛乱。公元某年(壬午年),木华黎又下令,任命田雄为河中帅,让他听从石天应的指挥。
到了窝阔台汗(太宗)当政的时候,田雄又跟着打西和州、兴元州,还参与了攻打夔州、万州的战役。因为战功卓著,他被赏赐了金符,被封为行军千户,还被召到皇帝身边当御前先锋。没过多久,他又奉命攻破了桢州的雷家堡。
后来,他奉命招降河南地区,成功招安了十三万七千多户人家,老百姓都安居乐业。但是,其他将领却纵兵抢掠,老百姓害怕极了,后悔投降。田雄尽力保护他们,甚至拿出自己的钱财接济他们,老百姓这才免遭了灾难。
公元某年(癸巳年),田雄被任命为镇抚陕西总管,负责京兆等路的事务。当时关中地区因为战乱而十分荒凉,各州县都空空荡荡的。田雄披荆斩棘,重建官府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招抚了四山堡寨等地的未降之人,安抚好他们,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投降。田雄还教老百姓努力耕种,结果京兆地区很快就恢复了繁荣。这件事上报朝廷后,他又被赏赐了金符。
到了贵由汗(定宗)时期,田雄入朝觐见,在和林病逝,享年五十八岁。死后被追封为西秦王。
他留下了八个儿子,他的长子大明继承了他的爵位,担任京兆等路都总管府的事务。
张拔都,是昌平人。辛未年,太祖皇帝南征,张拔都带着人马前来投靠,主动请缨当先锋,于是被留下负责宿卫。后来跟着近臣汉都虎西征回纥和河西的各部族,途径陇右、蜀地进入洛阳,多次作战,脸上甚至被流矢射中面颊,却丝毫不退缩。皇帝听说后非常赞赏他,还赐给他名字叫“拔都”,从此汉都虎也对他委以重任。甲午年,金朝灭亡,汉都虎被任命为炮手诸色军民人匠都元帅,镇守真定。汉都虎去世后,没有儿子,就由张拔都接替了他的职位。等到汉都虎的侄子赡阇长大成人后,张拔都向朝廷请求,把权力交还给赡阇,然后就退休颐养天年了。
张拔都的儿子忙古台,跟着宪宗皇帝攻打蜀地的钓鱼山和苦竹两个据点,冒着飞石箭矢的危险,屡次受挫却毫不气馁,因此以勇敢闻名。中统元年,皇帝赐给他银符,让他参与炮手军府的事务。不久又换成金符,被任命为行军千户,跟随军队征讨襄樊,立下了战功,后来去世了。
他的儿子世泽继承了父亲的职位,跟随丞相伯颜南征,大小打了十多次仗,每次都有功劳。他还参与了平定广西的战役。第二年,又参与收复琼州、万州等地,被封为宣武将军、行军总管。没过多久,又升迁为副万户,加封明威将军。后来跟随镇南王脱欢攻打交趾,战役结束后,那些曾经一起出征的将校们,朝廷允许他们留下来养老。这时,脱欢因为生病不能出征,世泽说:“我的祖辈都是以武勇著称的,我承蒙祖上的余荫,深受国家的厚恩,应该为王室效忠,为祖辈增光,怎么能贪图安逸呢!”他坚决请求代替脱欢出征。凯旋归来后,人们都敬佩他的忠义。
张荣,是清州人,后来搬到鄢陵去了。甲戌年,他跟着太保明安投降了朱元璋,皇上赏了他虎符,还任命他当怀远大将军、元帅左都监,官儿不小啊!
乙亥年正月,他奉命去攻打东平、益都等地。戊寅年,他又跟着皇上带兵去西域打仗,皇上还让他管着工程兵呢!庚辰年八月,大军到了西域的莫兰河,这河过不去啊!皇上就问他咋办,怎么过河?张荣说,咱们造船过河!皇上又问:“造船得花不少时间啊,啥时候才能渡河?”张荣说:“一个月足够了!”然后他就赶紧督促工匠们造船,一口气造了一百艘船,顺利渡过了莫兰河。皇上很高兴,夸他厉害,还赏了他,给他赐了个名字叫兀速赤。
癸未年七月,张荣升官了,当上了镇国上将军、炮水手元帅。甲申年七月,他又跟着皇上出征河西。乙酉年,又跟着皇上出征关西,一共五路大军。十月,攻打凤翔的时候,他大腿中炮受伤了,皇上还赏了他三十锭银子,让他去云内州养伤。庚寅年七月,张荣去世了,享年七十三岁。
我爷爷,一开始是个小兵,后来升官了,当上了“袭佩虎符、炮水手元帅”,管着各种军工匠人。 那时候我太爷爷(成吉思汗)带兵打金国,派他去关西那边的小路,攻打金昌州等地。金国灭亡后,他又升官了,当上了“怀远大将军”。后来又升了“辅国大将军”。
再后来,他带兵守钧州。宋朝军队来打钧州,我爷爷带兵打败了他们。 可惜后来又和宋军打仗,被流矢射中了右胳膊。我爷爷七十五岁的时候去世了。
我爸爸继承了他老爸的职位,“袭佩虎符、炮水手元帅”,去蔡州当兵。 几年后,元朝大将阿术带兵攻打襄阳,我爸爸也参加了。 他负责守襄阳的城墙和山头,还攻破了敌人的一个堡垒。 在攻打樊城的时候,他亲自指挥火炮,炸掉了敌人的角楼,樊城也失守了。襄阳城最后也投降了。
后来,元朝政府表彰了那些有功劳的将领,包括我爸爸。 皇帝还亲自接见了他们,然后让他们回各自的岗位。 我爸爸又参加了攻打汉江流域的战役,攻破了沙洋,还攻下了阳逻堡,立了大功,皇上赏了他好马、金鞍和金丝绸。 他还参加了和宋军将领孙虎臣的战斗,以及攻打扬州和常州的战役。
我爸爸又升了官,还是“怀远大将军”兼“炮水手元帅”。 他驻扎在真州和扬州之间,切断了宋军的粮道。 宋军的将领李庭芝和姜才逃跑了,扬州城被攻下,我爸爸被任命为安庆府的达鲁花赤。
安庆城被附近的土匪袭击,当时城里兵力很少,我爸爸想了个办法,让士兵在要道上埋伏,吓退了土匪,土匪就去抢劫黄州了。 朝廷又派我爸爸去收复黄州,之后他就成了黄州的达鲁花赤。 他又升官了,成了“镇国上将军”,还是“炮水手元帅”。
后来,他带了一万新投降的汉军,去修建胶西的闸坝,方便漕运。 他还负责海运粮食,最后在我爸爸去世那年,他去世了。
赵天锡,字受之,是冠氏人。赶上金朝末年兵荒马乱的时候,他家祖上因为有钱,在当地很有影响力。金朝贞祐年间发生战乱,他父亲林保在冠氏立了功,被任命为冠氏县丞,不久又升官当了县令。大安年间快结束的时候,赵天锡捐献粮食支援军队,被授予修武校尉的官职,负责监察洺水县的酒税。
元太祖派兵南下,防御使苏政被任命为冠氏县令,于是带着县里的人到桃源、天平等山里躲避战乱。辛巳年春天,他们回到东平行台严实那里。严实本来就听说过赵天锡的名声,于是提拔他到自己手下做事,跟着一起征讨上党,因为立功被任命为冠氏县令,不久又升迁为元帅左都监,同时还兼任冠氏县令。
甲申年,宋将彭义斌占据了大名府,冠氏的元帅李全投降了彭义斌,人心开始动摇。赵天锡命令大家暂时避开彭义斌的锋芒,等待时机再行动,于是带着将领们去投奔大将孛里海军。没过多久,孛里海军就在真定打败了彭义斌,赵天锡被授予左副元帅、同知大名路兵马都总管事的官职。
李全在大名府,和他的上司苏椿勾结在一起,又收了河南人郑倜的贿赂,天天想着要攻打冠氏。赵天锡每次作战都取得胜利。有一天,郑倜亲自率领一万人来攻打冠氏,赵天锡带领敢死队坚守城池,激战了三天三夜,郑倜见攻不下来,趁着风沙大的时候逃跑了。己丑年,朝廷在行在所在地,皇上体恤百姓疾苦,特别恩准了他的请求。戊戌年,朝廷征讨宋朝,赵天锡驻军在蕲州、黄州一带,后来生病回乡,死在冠氏,享年五十岁。他留下了六个儿子,贲亨继承了他的家业。
贲亨,字文甫,继承了父亲行军千户的职位。元世祖至元己未年(1269年),他跟着军队渡江攻打鄂州,立下了战功。
至元五年(1268年),他被任命为山东各路军队的总管,参与征讨南宋,攻打襄樊。贲亨带兵袭击了蕲州和黄州,只用五百人就攻下了野人原上的山寨,还修建了白河新城。
至元七年(1270年),他跟元帅刘整一起到京城朝见皇帝,被封为征行千户,皇上还赏赐给他金符、衣服、马匹和鞍具。在攻打樊城的时候,他冒着箭石,拿着盾牌冲锋在前,最终攻破了城池。
至元十一年(1274年),他负责修建了东正阳城和西正阳城。三月,他在淮河击败了南宋将领夏贵,又增兵济南和汴梁两路的新军。至元十二年正月(1275年),他参与了攻打镇江的战役,在焦山与宋将孙虎臣、张世杰展开激战,杀死了很多敌人。
至元十三年(1276年),江南平定,他因为战功升任宣武将军。至元十四年(1277年),他被授予虎符,被封为怀远大将军,还担任处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。
还没等他上任,澉浦就发生了盗匪作乱,行省派他去当招讨使,平定了叛乱。没过多久,处州青田县的季文龙、章焱杀了知府赵某而叛乱,贲亨抓获了他们的同伙,这才知道七个县都反了,季文龙还自称两浙安抚使,占据了处州的天庆观。贲亨率领军队包围了天庆观,派三百名骑兵在城下河门布阵。叛军出城作战,贲亨用精锐骑兵冲击他们,叛军丢下城池四散逃窜,贲亨斩杀了三个叛军首级。贲亨进城后,安抚流亡百姓,重新设立官府。
章焱又纠集两万兵力来攻打,在恶溪南摆开阵势。贲亨分兵防守,自己率领精锐部队冲击敌军,这时万户忽都台率领援军赶到。从巳时到亥时,叛军才撤退,季文龙溺水而死。忽都台想趁机屠杀处州百姓,因为处州地处山区,没有城墙可以依靠,而且人心惶惶。贲亨说:“我奉命来管理这个州,叛贼固然该杀,但是老百姓有什么罪过呢?” 他不同意屠城。将士们抢掠妇女儿童和金银财物,贲亨抓到带头的就杖责他们,并让他们把抢来的东西都还回去,州里的百姓都很感激他。
至元十五年(1278年),龙泉县的张三八聚集两万人马,杀死了庆元县的达鲁花赤也速台儿,还屠杀了他的全家。贲亨率领五百骑兵前去讨伐,在浮云乡与贼将郑先锋、陈寿山三千多人交战,斩杀三百多名敌军。张三八的军队在县城西面,与贲亨军交战三次都失败了。军队回营后,贼军在水陆两路设伏,贲亨挑选了强壮的步兵走在前面,贼军不敢靠近。后来,衢州的贼寇陈千二聚集两万人,遂昌的叶丙六也聚集三千人来支援他,贲亨前后斩杀了三千多名敌军,彻底平定了叛乱。
至元十七年(1280年),贲亨改任处州路管军万户。至元二十二年(1285年),他回到冠县老家,去世了,享年五十七岁。
奥敦世英,是女真人。他祖上在金朝做官,当过淄州刺史。癸酉年,太祖的军队打到了山东,淄州的老百姓拥戴着世英和他的弟弟保和投降了明朝,兄弟俩都被封为万户。
世英这个人啊,长得高大帅气,而且很有军事才能,从万户升迁到了德兴府尹。当时金国的经略使苗道润带兵想收复山西,世英和他打了一仗,打赢了,还打算把俘虏全杀了。他妈妈批评他说:“你是汉人啊,因为害怕死才投降的,这些士兵也是一样,逼着他们去死战,你怎么忍心杀他们呢!”世英听了妈妈的话,就停手了。后来,世英带着几个骑兵巡视定襄的辖区,结果在军中去世了。
保和呢,从万户升到了昭勇大将军、德兴府元帅,还被赐予了虎符,后来又改任雄州总管。没多久,他又以元帅的身份负责真定、保定、顺德等地的农业生产,一共开垦了二十多万亩田地。之后,他又被任命为真定路的劝农官,兼管好几个部门,朝廷还赏赐给他房子、武器、皮衣和马匹,以及田地和租税收入。五十六岁的时候,他退休了。保和有四个儿子:希恺、希元、希鲁、希尹。
希恺劝老百姓好好种地,皇太后赏了他一件锦缎衣服,还说:“别丢了你家的祖传手艺啊!” 地方上要是闹水灾旱灾,他一定会尽力请求免除赋税,老百姓都靠他呢。
南征的时候,他在汴州和卫州设立军需仓库,每年从河北各路运送粮食来填满仓库。他规定分三个冬天期限运送,要是完不成最后期限的,就处死!那些官吏为了完成任务,弄虚作假,老百姓苦不堪言。希恺看出了这些弊端,就简化了繁琐的规定,老百姓一下子就轻松多了。后来,他又被任命为劝农使,同时兼任冀州知州。希恺到了冀州以后,就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,当地那种爱打官司的风气才慢慢改观了。蒙古军队霸占了老百姓的田地和牲畜,很久都不还,希恺把这些都给要了回来,军队里也没人抱怨。
元至元二年,他升任顺天府治中。三个月后,又调任顺德府。一个月后,他又升任河中府知府,任期满了之后就回朝等待新的任命。那时候阿合马当权,做官全靠送礼,希恺压根儿不去见他,结果被降职为武德将军,去景州当知州,几个月后就去世了。他弟弟希元,当过彰德漕运使;另一个弟弟希鲁,当过澧州路总管。
再来说说希尹,中统三年,李璮在济南造反,世祖皇帝命令丞相史天泽去讨伐。希尹去拜见史天泽,详细分析了利害关系,表示愿意亲自带兵去打仗,立功报国。史天泽试了试他的骑射技术,觉得他很厉害,就让他担任真定路行军千户。跟叛军打仗的时候,希尹箭箭不落空,打得叛军溃不成军,逃进了城里。诸王哈必赤赏了他五十两银子。希尹建议修筑外城包围济南,挖深沟,筑高墙,等叛军粮草断绝,不用打仗就能把他们困住。史天泽采纳了他的建议。李璮最终被擒获。至元十一年,朝廷为他记功,他从右卫经历一路升迁,最后做到同知广东道宣慰司事,后来去世了。
田雄,字毅英,是北京人。从小没了爹娘,但他从小就特别能干,骑马射箭都很厉害,后来在金朝末年当上了军都统。
公元1211年(辛未年),成吉思汗的军队打到了北京,田雄带着手下的人投降了。成吉思汗把田雄安排到太师、国王木华黎手下,跟着他一起征讨兴中、广宁等地,平定了二十九个府州县,还平定了锦州张鲸兄弟的叛乱,又参与了攻打柏乡、邢州、相州的战役。
1212年(辛巳年),他又跟着木华黎攻打鄜州、坊州、绥州、葭州,立下了不少功劳。木华黎就自作主张,任命田雄为隰州、吉州刺史,兼任镇戎军节度使,还让他代理都元帅府的事务,平定了汾西霍山一带的叛乱。1213年(壬午年),木华黎又让他当了河中帅,听从石天应的指挥。
到了窝阔台汗时期,田雄又跟着打西和州、兴元州,还参与了攻打夔州、万州的战役。因为战功卓著,他被赏赐了金符,被封为行军千户,还被召到皇帝身边当御前先锋。没多久,他又奉命攻破了桢州的雷家堡。
后来,他奉命招降河南地区,成功招安了十三万七千多户人家,老百姓都安居乐业。但是,其他将领却纵兵抢掠,老百姓害怕后悔投降,田雄拼尽全力保护他们,甚至拿出自己的钱财接济他们,让老百姓免受其害。
1228年(癸巳年),他被任命为镇抚陕西总管,负责京兆等路的事务。当时关中地区因为战乱而十分荒凉,田雄就带头开荒,重建官府,跟百姓讲清楚利害关系,招安了山里堡寨里还没投降的人,安抚好他们,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来投降。田雄还教老百姓耕种,结果京兆地区很快恢复了生机。这件事上报后,他又被赏赐了金符。
到了贵由汗时期,田雄去和林朝见皇帝,结果因为生病去世了,享年五十八岁。死后被追封为西秦王。
他留下了八个儿子,他的长子大明继承了他的爵位,担任京兆等路都总管府的事务。
张拔都,是昌平人。辛未年,太祖南征,张拔都带着人马前来投靠,主动请缨当先锋,于是就被留下负责宿卫。后来跟着近臣汉都虎西征回纥和河西的各部族,途径陇右、蜀地到达洛阳,多次作战,脸上甚至被流矢射中脸颊,但他一点也不退缩。皇上听说后非常赞赏他,还亲自赐名给他,叫张拔都,从此汉都虎也对他委以重任。甲午年,金朝灭亡,汉都虎被任命为炮手等各色军民人匠的元帅,镇守真定。汉都虎去世后,没有儿子,就由张拔都接替了他的位置。等到汉都虎的侄子赡阇长大成人后,张拔都向朝廷请求,把权力交还给赡阇,然后就退休安享晚年了。
张拔都的儿子忙古台,跟随宪宗攻打蜀地的钓鱼山、苦竹两个据点,冒着飞石箭矢的危险,多次受挫却毫不气馁,因此以勇敢闻名。中统元年,皇上赐给他银符,让他参与炮手军府的议事。不久又换成了金符,被任命为行军千户,跟随军队征讨襄樊,立下了战功,后来去世了。他的儿子世泽继承了他的爵位,跟随丞相伯颜南征,大小打了十多次仗,每次都有功劳。他还参与了平定广西的战役。第二年,又参与收复琼州、万州等地,被封为宣武将军、行军总管。没过多久,又升迁为副万户,加封明威将军。后来跟随镇南王脱欢征讨交趾,回来后,军队再次出征,那些曾经一起出征过的将校,朝廷允许他们留下来养老。这时,脱欢正好生病,不能出征,世泽说:“我的祖辈都以武勇闻名,我承蒙他们的余荫,深受国家的恩惠,应该为王室效忠,为祖辈增光,怎么能贪图安逸呢!”他坚决请求代替脱欢出征。凯旋归来后,大家都称赞他的忠义。
张荣啊,是清州人,后来搬到鄢陵去了。甲戌年,他跟着太保明安投降了朱元璋,皇上赏了他虎符,还给他封了怀远大将军、元帅左都监,官儿不小啊!
乙亥年正月,皇上派他去攻打东平、益都这些地方。戊寅年,他又跟着皇上带兵去西域打仗,皇上还让他管着工程兵呢!庚辰年八月,大军到了西域的莫兰河,这河过不去啊!皇上就问他怎么过河,张荣说造船过河。皇上又问:“造船要时间啊,啥时候才能渡过河去?”张荣说:“一个月就够了!” 然后他就赶紧督促工匠们造船,一口气造了一百艘船,顺利渡过了莫兰河。皇上很高兴,夸他厉害,还赏了他,给他赐了个名字叫兀速赤。
癸未年七月,张荣升官了,当上了镇国上将军、炮水手元帅。甲申年七月,他又跟着皇上出征河西。到了乙酉年,又跟着皇上出征关西,一共五条路一起进攻。十月,攻打凤翔的时候,他大腿受伤了,皇上赏了他三十锭银子,让他去云内州养伤。庚寅年七月,张荣去世了,享年七十三岁。
我爷爷,一开始是个小兵,后来官做到佩带着虎符、炮水手元帅,手下管着各种军工匠人。 皇上带兵打金国的时候,派他去关西边境的小路,去攻打金昌州等地。金国灭亡那年是乙未年。戊戌年,他被封为怀远大将军。癸卯年三月,又升官了,成了辅国大将军。甲辰年二月,他带蒙古汉军去守钧州。戊申年九月,宋军来打钧州,我爷爷带兵抵抗,把宋军打了个大败仗。己酉年十一月,他又跟宋军打了一仗,右胳膊被流矢射中了。中统三年,我爷爷去世了,享年七十五岁。
我爸爸继承了我爷爷的爵位,也佩带着虎符,当上了炮水手元帅,驻守在蔡州。中统五年,元朝大元帅阿术派兵攻打襄阳,我爸爸也参加了。到了至元八年,他被调到襄阳的一字城和橐驼岭,攻下了南门的牛角堡。后来又攻打樊城,他亲自指挥火炮,炸毁了樊城的角楼,樊城也失守了。十年,襄阳投降了。 当时,参政阿鲁海牙把投降的宋将吕文焕带到朝廷,皇上召见了二十位蒙古汉族万户,每个人都因为立功受赏。皇上还亲自跟他们说话,让他们回去继续镇守。
至元十一年,我爸爸跟着军队到了汉江边的沙洋。丞相伯颜命令他率领炮兵部队从北面进攻。火炮把城里的民房烧得差不多全没了,沙洋城破了。皇上赏了他一匹好马,还有金鞍和金丝织品。他又用火炮攻破了阳逻堡。十二年,他跟着大军和宋将孙虎臣在丁家洲打仗,后来又跟着丞相阿术攻打扬州,那年冬天,他又参加了攻打常州的战役。 十三年,他升为怀远大将军,还是炮水手元帅。秋天,我爸爸在真州和扬州之间驻军,切断了宋军的粮道。宋军的制置使李庭芝和都统姜才丢下城池逃跑了,扬州城被攻克了,我爸爸被任命为安庆府安抚司军民达鲁花赤。
十四年春天,安庆的野人和司空山的天堂贼寇来攻打安庆,我爸爸秘密地侦察到他们的行动。当时城里只有几百个士兵,我爸爸命令士兵在要道上埋伏,贼寇不敢进城,就跑去抢劫黄州了。行省命令我爸爸带兵收复黄州,之后他就成了黄州达鲁花赤。十五年,他被加封为镇国上将军,仍然是炮水手元帅。十九年,皇上命令他率领一万新投降的汉军,修建胶西闸坝,疏通漕运。二十一年,他又兼管海路运输粮食的事务,这年他去世了。
赵天锡,字受之,是冠氏人。赶上金朝末年兵荒马乱的时候,他家祖上因为有钱,在当地很有势力,大家都服他。金哀宗贞祐年间发生大乱,他父亲林保在冠氏立了功,被朝廷授予冠氏丞的职位,没多久又升了官,当上了冠氏县令。到了金哀宗大安年间,赵天锡捐献粮食支援军队,被任命为修武校尉,负责监察洺水县的酒税。
元太祖派兵南下,防御使苏政被任命为冠氏县令,于是带着全县百姓躲到桃源、天平等山区避难。到了辛巳年春天,他们回到行台东平,投靠严实。严实早就听说过赵天锡的名声,于是把他提拔到自己手下做事,跟随他征讨上党,因为立功被任命为冠氏县令,不久又升任元帅左都监,同时兼任冠氏县令。
甲申年,宋将彭义斌占据大名府,冠氏的元帅李全投降了彭义斌,人心都开始动摇了。赵天锡命令大家先暂时避开彭义斌的锋芒,伺机再做打算,于是带着将领们去投奔大将孛里海。没过多久,孛里海就在真定打败了彭义斌,赵天锡因此被授予左副元帅、同知大名路兵马都总管的职位。
李全在大名府,和他的上司苏椿勾结在一起,收受河南人郑倜的贿赂,天天想着要攻打冠氏。赵天锡每次作战都取得胜利。有一天,郑倜亲自率领一万兵马来攻打冠氏,赵天锡带领敢死队坚守城池,激战了三天三夜,郑倜见攻不下来,趁着风沙大的时候逃跑了。己丑年,朝廷在行在所在地听取百姓的意见,皇上对赵天锡的建议很重视,下诏同意了他的请求。戊戌年,元军征讨宋朝,赵天锡驻兵在蕲州、黄州一带,后来生病回乡,最终在冠氏去世,享年五十岁。他留下了六个儿子,长子贲亨继承了他的家业。
贲亨,字文甫,继承了父亲行军千户的职位。元世祖至元己未年(1269年),他跟着军队渡江攻打鄂州,立下了战功。
至元五年(1268年),他被任命为山东各路军队的总管,参与征讨南宋,攻打襄樊。贲亨带兵袭击了蕲州和黄州,只用五百人就攻下了野人原上的山寨,还修建了白河新城。
至元七年(1270年),他跟元帅刘整一起到京城朝见皇帝,被封为征行千户,皇帝还赏赐了他金符、衣服、马匹和鞍具。在攻打樊城的时候,他冒着箭矢和石头,拿着盾牌冲在最前面,最终攻破了樊城。
至元十一年(1274年),他负责修建了东正阳城和西正阳城。三月,他在淮河击败了南宋将领夏贵,并增援了济南和汴梁两路新组建的军队。
至元十二年(1275年)正月,他参与了攻打镇江的战役,在焦山与南宋将领孙虎臣、张世杰进行了激烈的战斗,杀死了很多敌人。
至元十三年(1276年),江南平定,贲亨因为战功被提升为宣武将军。至元十四年(1277年),他被授予虎符,被封为怀远大将军,并担任处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。
还没等他上任,澉浦就发生了盗匪作乱,行省派他担任招讨使,率兵平定了叛乱。没过多久,处州青田县的季文龙和章焱杀死了知府赵某而叛乱,贲亨抓获了他们的同伙,这才知道七个县都反了,季文龙自称两浙安抚使,占据了处州的天庆观。贲亨率领军队包围了他们,派三百名骑兵在城下的河门布阵。
叛军出城作战,用精锐骑兵冲击贲亨的军队,贲亨的军队抵挡不住,叛军趁机弃城突围逃跑,贲亨斩杀了三个叛军首级。贲亨进城后,安抚流亡百姓,重新设立官府。章焱又纠集两万多人来攻打,在恶溪南扎营。贲亨分兵防守,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冲击敌军,这时万户忽都台率领援军赶到,从巳时(上午十点)打到亥时(晚上八点),叛军才撤退,季文龙溺水而死。
忽都台想把处州(因为地处乱山,没有城墙,而且人心不稳)屠城,贲亨说:“我奉命来管理这个州,叛军固然该杀,但老百姓有什么罪过呢!”于是阻止了屠城。将士们抢掠妇女儿童和金银财宝,贲亨抓住带头的,狠狠地惩罚他们,并命令他们把抢来的东西都还回去,州民都很感激他。
至元十五年(1278年),龙泉县的张三八聚集了两万人,杀了庆元县的达鲁花赤也速台儿,还屠杀了他的全家。贲亨率领五百名骑兵前去讨伐,在浮云乡与贼将郑先锋、陈寿山的三千多人交战,斩杀了三百多个敌人的首级。张三八的军队在县城西面,与贲亨军交战三次都失败了。
贲亨军队回师的时候,贼军在水陆两路设下埋伏,贲亨挑选了步兵中的精锐部队走在前面,贼军不敢靠近。不久,衢州的贼人陈千二聚集了两万人,遂昌的叶丙六也聚集了三千人来支援陈千二,贲亨前后斩杀了三千多敌人,彻底平定了叛乱。
至元十七年(1280年),贲亨被改任为处州路管军万户。至元二十二年(1285年),他回到冠氏老家,去世了,享年五十七岁。